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 (第2/2页)
干了,抢在张飞落笔之前说道:“你都在扇面上作画了,写字的事就由我来吧。” 他写的字虽然没有张飞好,但也是能看的。 学问虽然也没有张飞好,但是又不是要在上面题诗,写句话而已还是没有问题的。 张飞将笔交给了关羽,“那就你来吧。” 季汐既然答应了就职,就要去办入职手续了,等到扇面上的墨迹干了之后,就去见了诸葛亮。 嗯,两个人手上都有一把扇子。 作者有话要说: 主角弱冠后统一用名来称呼,不用字称呼了。 第36章 诸葛亮常年拿在手中的扇子叫做白羽扇,顾名思义是由白色的羽毛做成的扇子,是用来指挥作战用的。 可惜光用来扇风了。 自他出山以来一直到现在,六年了,就没有正式的指挥过作战。 他出山时虚岁二十七,非常年轻。 刘备一开始就拜他为军师中郎将,常挂在嘴边称赞说得他如鱼得水。 关羽、张飞二人对他就有些不服。 尤其是关羽,儿子都比诸葛亮大三岁,更是瞧不上诸葛亮。 刘备攻川把庞统带走了,留诸葛亮一个文人和几个武将一起留守荆州,让诸葛亮负责给前线搞后勤工作,比如筹备粮草什么的。 而非是把诸葛亮带在身边。 诸葛亮跟随刘备六年,一直没有机会指挥作战,难以得到别人的认同。 和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一起留守荆州就有些尴尬了。 关羽和张飞有事都不和诸葛亮商量,没有把诸葛亮放在眼里,每次在上班时间外出都不和诸葛亮打声招呼。 这就有些过分了。 诸葛亮每次都要向别人打听才能知道关羽和张飞去哪了,然后得知他们每次都是因为私事旷工。 只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他们是外出公干了。 “云长和益德一大早就走了,说是奉了刘将军的命令去请人出山。”这是赵云和他说的话。 也不知道是去请谁。 诸葛亮在刘备这里当了六年的军师中郎将,愿意听从他命令接受他派遣的大将,其实就只有赵云一人。 张飞虽然敬重文人,但毕竟是一开始就跟随刘备的。 诸葛亮指挥起来也费力。 他也就和赵云的关系比较好,而赵云又和关羽、张飞的关系比较好。 关羽和张飞有什么事会和赵云说。 所以,诸葛亮才能从赵云这里得知关羽、张飞二人的消息。 赵云并不知道他们要去请什么人。 诸葛亮也就无从得知,只能坐等消息,期望新来的同僚会是个好相处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