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46节 (第1/2页)
颜真卿叹息了一声,道:“先回去报个平安再来,老夫有话问你。” “学生已使人回家说过了,老师但问无妨。” 原本有许多话要问,真见到了这个惹事生非的小子,颜真卿一时却不知从何问起。 “先谈你那首诗吧,诗很好,诗名很糟糕,你本可加上‘天宝丁亥春闱后’几字。” 薛白稍稍一愣,只觉这主意蔫坏蔫坏的。 若加上这几个字,往后但凡提到这首诗,不可避免地就得提到李林甫的“野无遗贤”,必成为千古流传之诗,威慑力就要大得多。 颜真卿书法造诣太高,致使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古板严肃的学究,可事实上,他一点也不迂腐,表面正儿八经,实则智计百出。 “……” “你千方百计终于如愿陪圣人打骨牌,那也是故意与元结等人一同入狱?” “老师这般说的,显得学生心机也太深了,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 颜真卿心知薛白献炒菜、骨牌,必是谋划了许久的弄臣之路,学的是神鸡童贾昌,难处在于想出那许多让虢国夫人、圣人感兴趣的东西。 谋得这圣眷,最初肯定不是为了救旁人,该是打算用来谋身,再想到韦芸详述的他在颜嫣病危时的作为……与其说是心机深,不如说是舍得拿花费心机准备的门路救人。 “恰逢其会?那老夫还得赞你一声古道热肠不成?” “谢老师夸奖。” 颜真卿见他如此坦然受了,似笑非笑摇了摇头,板起脸说起正事来。 “礼部侍郎李岩,本是不参与权争的公允之士,此番还是被收买了,泄题给杨护等生徒。若要奏请覆试,此为最直接的理由,个中详情老夫已递呈上去了。” 话到这里,颜真卿其实已经知道朝中没人能出头了,却还是继续道:“自会有重臣出面,往后你莫要再闹事了。” “不知老师说的重臣是谁?”薛白问道:“据学生所知,右相独掌朝政,左相吱唔不言。其他能出面的重臣,似乎全被贬走了。” 说来旁人不信,但天宝年间的朝堂上就是没有任何人能制衡李林甫,除了东宫。 眼见颜真卿不答,薛白道:“那看来,东宫不打算出面了?学生以为如此更好,举子们大可自救。” “若无人庇护,一群生徒乡贡被吞得连骨头都不剩!” “学生来庇护。” “竖子欲死。”颜真卿叱道:“一点骨牌小技护得了你一次,能护你一世?你只看贾昌这等狎臣风光,可知他们从不曾干涉国事?以娱游幸进犹敢妄言时政,初次开口圣人侥幸相饶,再有下次,看圣人杀不杀你!” 话到最后,声色俱厉。 薛白知道颜真卿说的是真的。 昨夜李隆基心情一直很好,那是因为在那句“朕不想听这些”之后他就没再进言了。但若没分寸,真是死都不知如何死的。 往简单点说,次次带着目的去打牌,谁能高兴?须知连李林甫都战战兢兢,深怕惹圣人心情不好。 “老师的教导,学生听进去了。”薛白道:“但这次学生敢为举子们争取覆试,恰是因学生无一官半职,无权无势,以直谏言,说的全是公道……” “满朝诸公,需你一个半大的孩子说公道吗?!” “需,我也敢主持这公道。道之所存,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颜真卿忽然回想到今日见房琯,听到的那句“老夫尽力了,但东宫真的无可奈何”,再看眼前的少年,又是别样的感觉。 “你们打算如何做?” “简单。只要保证哥奴不能以乱刑迫害举子,元次山等人堂堂正正制造声势,证明今科不公,就能争得覆试。” “老夫有一份证据。”颜真卿压低了些声音,道:“贡院死了一名举子纪儇,老夫在他的住处找到一篇《罔两赋》初稿,卷稿上写题目的字迹,出自李岩之手。” “足够定案了,纪儇已死,春闱当日又未写赋。那这篇出自他手的赋只能是开考前写的……” 问题只剩下如何递交上去了。 颜真卿已无门路,长安县衙、京兆府,甚至东宫都不敢受;薛白则有很多门路,但若以狎臣的手段递进宫去,反而要适得其反。 倒不如直接让举子们呈到礼部去,只出堂堂正正的明招。 “老师,能否再画一幅画?”薛白沉吟道:“我或可把与李林甫的私怨闹到人尽皆知……” “这师徒二人还在谈呢?”韦芸进了堂,笑道:“便是有再多东西要教授,也该先用膳。” 薛白连忙起身唤了“师娘”。 颜嫣也跟在韦芸身后,脆生生地万福道:“见过阿兄。” 唯有颜真卿,分明从未答应过收这个徒弟,偏得坐听着他们这些称呼。 韦芸邀薛白留下用膳,薛白则是婉拒了,还是打算趁宵禁之前回家去。 师徒二人最后又聊了几句,关于那幅画该如何画。 颜嫣则老老实实地站在后面,偷偷打量着薛白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