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148节 (第2/2页)
台前?” “长安县尉颜真卿,奉令查办春闱举子暴毙一案,已有结果,特来呈报。” “为何不先报京兆府、刑部?” “县令随京尹城郊视事,事涉春闱泄密,不敢怠慢,故呈与御史台。” 颜真卿沉声回答,字字铿锵,以几句话表明他是公事公办,尽可能不让人挑出错处。 原本计划由薛白率人逼迫王鉷服软,由王鉷来问话,但疑惑的是,为何是广平王来了? 旁人看不出来,他却深知内情。如薛白所言,东宫不出手正好让举子自救,结果如此一来,于东宫好坏参半,于举子却绝非好事。 “王鉷!”李俶再次喝问,“你身为御史中丞,兼春闱对试,此案合该由你来审,你可敢接?” 王鉷眼神中闪过一丝讥意。 原本,既决定妥协,他可与颜真卿“审查”泄题案,表明他这个御史中丞的正直能干,发现了科举舞弊,奏请覆试。 这个过程很重要,为的是彰显朝廷的公允,维护的是圣人的威信,求一个皆大欢喜。 总之,双方互相妥协,都是要让圣人心情好。 但,此时他却懒得花力气给广平王造势,因此并不回答李俶的问题,只是缓步走上台阶,迎向举子们。 “既然广平王与诸生不满,我将奏请圣人……覆试!” 最后两个字声如雷绽,许多人当即欢呼起来。 成了! 突如其来地成了,甚至有些仓促。 广平王才抵达皇城,喝叱王鉷两句话,他们辛辛苦苦求不得的覆试就真有了,这是何等的气慨。 大唐有如此皇孙,必可国祚绵延,杜稷千古鼎盛。 “覆试!覆试!” 王鉷见此情形,微微冷笑,转身而去。 他是故意这般潦草认输,表达的意思也简单,“广平王挟众望逼我!” 那么,覆试不再是因为圣人爱护诸生,成了皇孙逼迫,到时圣人心情不好,反正不是发泄在右相府头上。 他要为圣人再上贡一千万贯,与此相比,春闱不过一桩小事。 *** 欢呼声中,有寥寥数人面露忧色。 颜真卿手里还拿着泄题案的证据,此时却已没人在意这点;元结叹息一声,安慰自己,终究还是做成了…… 薛白目露思量,他比旁人更了解东宫为何非要冒险来争这声望。 确实是冒险,至少现在,李隆基已经不会高兴了,东宫只能赌李俶的少年意气是否能始终被圣人喜爱、纵容。 李亨看起来懦弱可欺,其实不好拿捏,别的事极为隐忍,有两样东西却一直不肯放手——兵权、声望。 即使李林甫疯狂打压,到现在王忠嗣还兼着西北四镇的节度使,朝野倾向于东宫的大有人在。 从某方面来说这没错,身为一国储君,至少要有在出事时能顺利继位的实力,这是底线,连这都不给,还当什么储君? 出乱子时得有收拾局面的实力,李亨最后就是这么登基的,更可见他没错。 可惜,权力斗争不讲对错。薛白被活埋时,李亨也不会问对或错。 人各有立场,储君不可无储,弄臣也不可不弄。 “多谢广平王为诸生求公平!” 薛白高声喊了一句,走上台阶。 他已颇有声望,立即有许多举子齐声跟着喊。 薛白却接着道:“还请广平王再为江淮百姓作主,使他们不必再担心受韦坚之牵连,而惶惶不可终日。” 杜五郎一愣,没想到薛白竟是现在就挑明此事,他遂第一个跟着薛白跑上台阶。 他没明白此事之间的弯弯绕绕,真心觉得李俶气慨不凡,反而更为热忱,更为慷慨激昂。 “对!请广平王听我细说,江淮百姓因韦坚案受了多少苦!分明是多交了三年租庸调,为朝廷修漕渠,反而被构陷为韦坚同党……” 两个禁卫见这小胖子情绪激动,越说越靠近,伸手拦住。 但杜五郎大声疾呼时的唾沫星子还是飘到了李俶脸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