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_满唐华彩 第1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164节 (第1/2页)

    “自战国以来,国家赋税,皆以人丁为主。唯独这两税法改主田亩与家资,可缓贫民之困,而增国家之利。”李亨道:“未曾想,你小小年岁,已有这般见地了。”

    “殿下过誉,终究是实施好了才是良法。实施不好,便是祸国殃民的劣法。”

    李亨眉头微蹙,显出些踟蹰之态来。

    他没有时间与薛白绕弯子,道:“你背后可还有高人?”

    “不记得了。”

    李亨负手踱了两步,忽道:“我可为薛锈平反。”

    薛白依旧没有太多反应,像是没听太懂的样子。

    李亨道:“我已知你是薛锈的儿子,当年三庶人案,我亦痛心疾首。我与二兄年纪相仿,感情深厚,因此与你阿爷亦交情甚深。不久前得知故人之子还活着,我既欣喜,又不敢声张。唯恐保护不了你,反而害了你……”

    他表现得非常诚恳,说到后来,还将双手放在了薛白肩上。

    “你虽是外室子,但你阿兄体弱多病。往后,河东郡公的爵位只怕还要落到你肩上,能担得住吗?”

    薛白道:“我没听懂殿下在说什么。”

    “你懂。”李亨道:“杨銛、裴宽等人如今联手争权,背后便是你们在谋划,若于社稷有利,我乐见其成,然而时机不对只会害了你们,此事当徐徐图之,否则一旦触怒父皇,悔之晚矣。让韩先生来见我,我会为你们做最好的安排,行良法,任贤材。”

    “我听不懂殿下在说什么。”薛白道。

    李亨微微叹息,却也颇有风度,没再说别的什么,笑道:“那或是我想岔了,总之能将过去的误会解释清楚就好……”

    薛白若真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年,也许就被李亨说服了;或者等触怒了李隆基还不知是为何。

    李隆基若怒,必只因他交构东宫,所以李亨就是故意来交构薛白,触怒圣人,阻止杨銛争权。否则一旦杨銛拜相,势会继续废太子,到时还会与杨贵妃、李瑛余党等人合作,扶持庆王。

    这么做,看起来李亨也会很危险。可事实上,韦坚案、柳勣案、李适之案他都安然无恙。

    因为不论储君是谁,都有臣子投机,只除这些臣子,李隆基既不用面对废太子的麻烦,也不必担忧东宫的威胁。哪怕心知李亨不老实,换别的皇子就能好吗?重要的是保持东宫弱势的局面,让他安心享乐。

    李亨就是吃准了李隆基这种心思,才敢一次一次地试探。

    亲近提出榷盐法的薛白,让有心人认为东宫在为国谋事,等李隆基发怒,李亨撇清干系并不难,推到李瑛余党与庆王李琮身上即可。

    “看,貌似老实的李琮更坏。”

    这样一次一次,李亨看似一直在折损实力,自会有更多人认为圣人错了,转而期待东宫。

    若说,李林甫只用一招,以‘交构东宫’之罪排除异己;李亨也只用一招,交构官员而累积实力。

    一直以来,他们总是不能彻底击败对方。他交构一个,他除一个,于是再交构,再除。他们不停地找出那些不老实的官员,始终保持着一种奇怪的平衡。

    唯有圣人,始终高高在上。

    却没有人想过,中枢就在这种平衡中越来越弱,直到这个平衡被打破。

    ***

    从礼院出来,元结拉过薛白,低声道:“我今日见到广平王了。”

    “他不是被禁足了?”

    “今日圣人允他到礼院。”

    说到这里,元结沉吟着,道:“广平王仁孝温恭,文雅守礼,宇量弘深,可值得投效?”

    薛白回过头看了他一眼,没答,反而道:“子美兄如何看?”

    杜甫醉醺醺地抚着肚皮,道:“只顾着吃喝,没听到广平王说话。”

    皇甫冉遂笑了笑,已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薛白此时才道:“次山兄聪明绝顶,道理岂能不知?眼下是掺和储位的时候?这些年被哥奴迫害的都是哪些人?你说广平王‘仁孝温恭’,他为何这般害你?”

    元结苦笑,问道:“我是听有人嘀咕,你与太子同时消失了一柱香时间。”

    “有人嘀咕?”

    薛白点了点头,却没甚反应。

    他该做的布局都已做了,想必李林甫、李亨的应对也都完成了,剩下的无非就是等着。

    夜里已经宵禁了,但既是东宫喜宴,自有金吾卫持文牒送他们回家。

    薛白回到长寿坊家中,却见客房的窗中亮着烛火。

    他推门进去,果然是杜五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