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_满唐华彩 第2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241节 (第1/2页)

    李隆基看向高力士。

    只一个眼神,高力士便有回应,道:“回圣人,京兆尹到了。”

    “召。”

    萧炅匆匆赶来。

    李隆基当即问道:“萧卿推论无数,可有实证?”

    “回陛下,臣已在搜查……”

    “搜到了?”

    “暂未。”

    “案情如此复杂,你是如何查到的?”

    萧炅道:“回陛下,乃薛白殴打朝廷命官,臣查看他的宗卷,发现了不对,他曾涉及柳勣案、杨慎矜案,而杨慎矜案之中,有三十余人被单刀斩死……”

    “放屁,别的不说,杨慎矜案的卷宗在大理寺,你查?你判我的案子花了多少时间,心里没数?先定好结果,再编过程,造证据,做得好熟。”

    高力士斜眼看他,等薛白一番话说完了,当即叱道:“没你说话的份!还敢在御前放肆!”

    萧炅脸色难看起来,又道:“陛下,此案是由京兆府法曹卢杞办的,奇怪的是,他忽然被贬了,还被勒令立即离京。臣以为,此事有蹊跷。”

    薛白闻言倒是有些诧异,暗想卢杞竟能跑得这般快。

    李隆基已经不耐烦了,挥了挥手,让高力士去查。他则晾着这些人,摆驾用御膳。

    这一晾就是半个多时辰,直到高力士前来禀报。

    “圣人,查清了,卢杞的外放是左相兼兵部尚书作主,右相亲自批的。”

    “陈希烈?”李隆基笑道:“朕差点忘了他,这般说来,人还是哥奴亲手贬的?”

    “是。”

    “纸到了?”

    “到了。”高力士露出灿烂的笑容,道:“老奴为圣人磨墨?”

    “好,那就写一张。”

    李隆基爽朗而笑,潇洒起身,看了眼铺在御案上的竹纸,摇了摇头,笑道:“工艺一般,不如朕的预期。”

    “圣人往日用的都是贡纸。”高力士莞尔道:“岂是这便宜货可比的?”

    “来!”

    李隆基接过御笔,看着眼前的竹纸,稍稍想了想要先写什么,落笔。

    他习的是王羲之的字,用的是行书,龙飞舞凤,十分传神。

    浓墨落在竹纸上没有被晕开,很好地保留了天子书法中的神韵。

    这位天子写了四个字——

    “风流千古。”

    第147章 点火

    有些泛黄的竹纸上,四个大字潇洒飘逸,点画遒美。

    李隆基随手搁下御笔,欣赏着自己的书法,笑道:“高将军认为,朕这字如何啊?”

    高力士由衷感慨道:“圣人真乃全才,治国韬略,文武六艺,琴棋书画,样样登峰造极,唯盼千秋百代的后人也能一睹圣人风采,万古景仰圣人。”

    即便是这等程度的溢美之词,李隆基听着也觉稀松平常,对自己更满意了一些。

    “朕治理出了如此恢宏盛世,虽自古未有,亦不过一代君王之作为。而朕的功业不仅于此,灭吐蕃、契丹,使大唐广袤无疆,还有这个……”

    李隆基说着,手指轻轻一点御案上的书法。

    “文章千古事,大唐文华璀璨昌盛,当惠及后世子孙,朕之功业在千秋万古,使天地岁月都无法掩盖!”

    他几乎要脱口而出,但谦逊地没说那一句他心里对自己的评价——

    “朕就是凡世的神!”

    高力士一惊,连忙跪倒以示敬服,高声道:“圣人功在万古!可与天地争辉!”

    宫人们亦纷纷拜倒赞颂。

    “哈哈哈哈……”

    李隆基心情很好,这不是省了点小钱的事,而是帝王成就的新高度。

    并非一张竹纸就能让他有如此感受,他早早就是圣君了。竹纸是锦上添花,是千古明君治理出的璀璨盛世中自然会出现的祥瑞,自是他的功绩。

    至于造纸的薛白也占一部分功劳,当然,放在世间也是大功了。

    “高将军起来,此事还得查明白,造价是否真的低廉。”

    “老奴遵旨。”

    高力士心知薛白不会在这种事上造假,起身赔笑道:“如此说来,此事还真是一桩大功。”

    “否则将军以为哥奴大费周章,仅为抢薛白的钱财不成?”

    “原来如此。”

    高力士恍然大悟。

    以李林甫之家业,不会为了竹纸工艺所带来的利益就把薛白牵扯到大案里。目的在这能影响后世的大功劳,方才说得通,也确实是气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