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_满唐华彩 第25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255节 (第2/2页)

以为会无憾了。

    “元载打听到了一些消息,恐哥奴要对阿爷不利。”王韫秀低声说了起来。

    王忠嗣闭目养神,像是睡着了一般。

    听着女儿说完了长安城之事,他想了想,先问道:“杨銛都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了?政绩如何?”

    “是否让元郎来与阿爷说?”

    “唉。”

    王忠嗣似不太喜欢这个女婿,且元载一来,定要劝他转投杨銛。

    他想了想,问道:“你既去过少阳院,可知殿下对杨銛拜相之事如何看?”

    少阳是东方之意,因太子不能住在东宫,这些敬重太子之人往往以“少阳院”代指太子居所。

    王忠嗣问的是个对他很重要的问题,杨党是与东宫合作应对危机,还是只想拉拢他一人。

    这问题王韫秀还真知道,应道:“殿下希望杨銛能支持东宫,但杨銛不愿表态。元郎说,国舅想单独宴请阿爷。”

    王忠嗣摆了摆手,不答。他此前就收到了女儿的信,一直都不表态。

    不多时,元载匆匆赶来,身穿浅绿色的官袍。

    短短半年时间,他已一跃为从六品下的高官了,不再是当年那个一无所有而遭岳父家轻视的贫寒子弟。

    然而,王忠嗣对待他的态度依旧有些淡漠。

    “不必多礼,先说你是以王家女婿或杨銛心腹之身份与老夫相谈?”

    元载道:“丈人勿怪,世事岂有绝对?小婿自然是王家女婿,亦无碍于协同杨相处置国事。丈人或许对杨相有些偏见,实则杨相掌权以来,有两桩政绩,一则推行榷盐,以稍缓租庸调之弊,二则普及竹纸,以解天下用纸之缺。事虽小,而惠及天下百姓……”

    王忠嗣不耐听,抬手打断了元载的滔滔不绝,问道:“国舅希望我如何做?”

    元载稍微沉默了一会儿,有些失望。

    他预想的是,舌灿莲花说一通杨銛的好,太子的软弱,盛情邀王忠嗣到曲江池别宅去赴宴,宴上宾主俱欢,其后再谈条件。如此,与眼下说出口,完全是两回事。

    但王忠嗣显然心中已有决断,并不想接受这种拉拢与腐蚀。

    “若不愿说,无妨。”王忠嗣道:“老夫累了,你与十二娘回吧。”

    “丈人且听小婿细说。”

    元载先走到门边,挥手让小厮守好,方才踱步,继续侃侃而谈。

    “天宝五载,皇甫惟明回京述职,暗中带了数十死士,待他落罪贬谪。这批死士便一直是东宫在蓄养……”

    才听到这里,王忠嗣已是目绽怒色,双拳紧握。

    “丈人莫恼,小婿所言俱是事实。”元载不慌不忙,走近了些,道:“李静忠曾指使死士坑杀薛白,杨慎矜案便是东宫心腹裴冕为遮掩死士而炮制。这些,丈人不知道吗?”

    王忠嗣脸色难看,摇了摇头,道:“老夫不会信你。”

    但王韫秀已经信了,一瞬间背脊发凉,明白李静忠说她杞人忧天是哄人的,这件事远远比她预想之中还要严重。

    “韦坚案、皇甫惟明案,哥奴没有冤枉东宫,太子居心叵测,圣人对此心若明镜,然三庶人案影响未消,圣人宽厚,不愿废储,一次一次给太子机会,唯望太子悔过,能自罪于天下。太子却是如何做的?再次指使死士杀裴冕灭口!”

    元载突然激动起来,以手指天,问道:“丈人还不明白吗?你受到的猜忌来自何处?储君觊觎神器,天子不能自安,犹以宽仁再给你们一个表态的机会。国舅拜相,受任于千钧一发之际,为的便是要消弥这场祸事,如何消弥?丈人你该给圣人一颗定心丸。”

    说话间,他虽是女婿身份,却敢直视王忠嗣的眼睛。

    “丈人没有参与东宫这些阴谋,也不会协同太子篡位,事到如今,务必表明忠君体国之决心了!”

    王忠嗣坦然注视着元载,眼中毫无愧色。

    之后,他的威严压得元载渐渐透不过气来。

    “谁让你这般构陷储君的?”

    “小婿没有。”元载道:“国舅不是哥奴,国舅看透此事,犹一心维护社稷稳定……”

    “他为拉拢边镇,你为钻营官位,当老夫看不出。”

    “没有!”

    但当王忠嗣眼中突然浮出杀气,元载还是有些心虚,瞬间有个缩脖子的动作。

    “没有!”

    元载正色再喊了一声,看向王韫秀,以饱含真挚的语气道:“小婿唯愿保全王家,出于肺腑,天地可鉴。所言句句属实。”

    “阿爷,你就听元郎一句劝吧。”王韫秀催促道:“元郎,你说,该如何是好?”

    “请丈人上奏,告发东宫蓄养死士之事……”

    “啪!”

    王忠嗣直接给了元载一巴掌,叱道:“你不如直说,让我给杨銛交个投名状。”

    “小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