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298节 (第3/3页)
度就刚刚好,有一点小办法,慢慢来。 薛白终于算是稍展现了一点治国之臣的才干了,还学着举荐人才。 “我这么做,除了出气,也因寒门举子在长安真是太难出头了,只能投奔边镇。与右相尽用胡人为边镇的道理一样,这些人孤寒无倚,唯对圣人忠心耿耿。比如高适,他虽写了《燕歌行》这样的诗,不满的其实是有人阻挡他报效君王,实则他比旁人更要忠君,圣人一见他便知…… “召礼部尚书崔翘觐见。 “臣见过圣人,请圣人春安。” 崔翘有些憔悴,他这些日子并不好过。 虽然知情人都明白他是被裹挟了,但事实就是他的名字已被用来倡议科举多提携寒门士子。因此已经有一些世家官员们认为,若不给崔翘一点惩罚,便是助长那些鄙夫的气焰……简直太荒唐了。 “爱卿不必多礼,有封奏折一直押在中书,朕召你来一问。” “是。 李隆基低头饮酒。 高力士问道:“敢问崔尚书,驸马张珀承认,是他让你给薛白一点教训,你可是因此出题使他犯讳?” “是老臣糊涂。” “梨园无旁人,崔尚书说话莫太不爽利,陛下问,你就答。” “是,是张驸马所言。” “张驸马要你如何? 崔翘不敢答,却还是道:“他说薛白欺君,不能真给了状元,让他弃考也好,不中榜也好,总之不能让此子得逞了。 既然如此,你为何又点他状元? “是……右相吩咐的。”崔翘道:“右相说,圣人心意就是如此。” “这般一说,张驸马没错,右相也没错。”高力士道:“你先听张驸马的,后听右相的,你也没错。” “老臣有罪。”崔翘道:“老臣有罪。” 李隆基这才来了兴趣,问道:“你罪在何处? “老臣主持春闱,没能处理妥善这些事,请圣人治罪。” 李隆基笑了笑。 他虽是天子,还真捉不出崔翘的错处来,要错,也是天子错了,毕竟全都是顺着天子的意思办的嘛。 “赐座。” “老臣谢陛下恩典。” 李隆基道:“朕听闻,爱卿为国取士,唯才是举,认为该增加寒门举子中榜名额,朕为何未看到奏折啊? “陛下误会了,老臣…… “爱卿不如上一封奏折,提议另增十个进士名额,专点祖辈三代未曾为官之贫寒举子。” 机会。 “陛下,不可啊,国家取士最重公平,如此一来,是给了别有用心之人钻营舞弊之“爱卿是不愿上奏折啊?” 崔翘也不敢再坐,连忙起身,深深行了一礼,道:“许是这些刁蛮举子肆意闹事,使朝中有些官员认为一味纵容、安抚他们便可,却不知他们心怀怨怼,贪权爱富,一旦为官,下不能宽待百姓,上不能忠于君王,绝非良材。” 说到这里,他激动了起来,开始罗列出早已准备好的各种说辞。 “臣不知薛白到底是赌徒之子,还是逆贼之子。但想必他自幼学到的都是一些无赖之术,甚至是谋逆之术。此子但凡一点不顺意,便搅动民意对抗朝廷,天宝六载春闱闹事、秋闱舞弊,今更是围攻礼部,持刀挟持朝廷重臣,如此狼子野心,与造反无异,无怪乎酷似薛锈。” “聚集在薛白身边者,个个都是对朝廷心怀怨怼之人,杜有邻极善钻营,先是投机东宫,牵扯谋逆大案;其子杜誊,更是屡犯大案之恶徒,薛白每借权势包庇;还有高适,怨怼之诗写了不是一首两首,对朝廷心怀不满已久,这些人煽动舆情,不重惩不足以儆效尤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