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1219节 (第2/2页)
的脚步声,抬起头来,道:“看来你已知晓了。” “怎么回事?陛下说的海外宝地,找到了。” “海上从来不缺宝地,重要的是值不值得费力去找。” “莫卖关子。”崔祐甫道,“这是有船队回来了?为何不昭告天下?” 李泌目露沉思,没有马上回答。 崔祐甫大步上前,往他桌案上看去,只见上面摆着一张大地图。 那地图很破,上面的图案与字迹十分杂乱,墨水的颜色深浅不一,该是在数月到数年间一点点画的。 “这便是船队画的地图?” “不错。” 崔祐甫眯了眯眼,先从大唐往西看,手指一点,道:“这是大食。” 他当然知道大食,还知大食如今也正处在强盛之际。 因朝廷已经平反了高仙芝的冤案,而高仙芝对当年怛罗斯之战的败迹一直耿耿于怀,收集了大量的情报递回长安。 “疆域倒真是广。” 崔祐甫的目光继续往西,又看到了一个像“巴格达”一样被以大字标注出来的城池,名为“君士坦丁堡”,他略微有些讶异,但并未有过多的关注。 再往西,地图上简单勾勒出了两片巨大的土地,上面除了“新大陆”之外什么都没写。 终于,崔祐甫皱起了眉,道:“这是怎么回事?” “圆的。” 李泌吐出两个字,拿起桌上的地图,将它首尾卷在一起,于是,一道道线条重合了起来。 他喃喃道:“我们所在的这一方天地是圆的,我的‘天圆地方’是错的。” 这个理念他们并不是第一次听闻,薛白早已试图把它灌输给一些人。 但以前李泌、崔祐甫等人对此是不以为然的,认为只是天子的异想天开。 直到这次,归来的船队证实了它。 李泌的声音很低沉,因为他现在有种万物崩塌了的感觉,他过去所信奉的一切都有可能是错的。 “不可能。”崔祐甫道,“地怎么可能是圆的?” 他低下头,脚下的土地是如此的平整。 李泌拿出一个鞠球,道:“对于一只蚂蚁而言,这个鞠球也还算平。试想,鞠球若更大,大到一望无际,大到周长数万里、数十万里又如何?” 崔祐甫亦是极聪明之人,自然就能明白,但他很快发现了不对。 “若如此,在下面的人如何不会掉下去?” “我们总觉得东西是往‘下面’掉的。” “难道不是吗?” 李泌随手从桌上拿起一个苹果,一松手,苹果“啪”地掉在了地砖上。 他问道:“你看,他是向下掉了吗?” 崔祐甫道:“不错,向下掉了。” “掉在哪?” “掉在地上。” “是啊,它往地上掉了。” 李泌又拿出两块磁石,把一块放在手掌之下,另一手拿着另一块,从上方一点点的接近。 一声轻响,手掌上的磁石被瞬间吸到了上方。 崔祐甫愣了片刻,明白过来。缓缓伸出手,拿起那颗鞠球,道:“你是说,这颗球吸住了一切。” “陛下说,这叫‘重力’。”李泌道,“我一直以为他是随口说着玩的。若是真的,那就……” 对他而言,这些若是真的,那就太可怕了。 崔祐甫一时也无法消化这样的颠覆认知,摇了摇头,把思绪拉了回来。 “朝廷不公布船队回来了的消息,便是因此?” “这是一部分原因。”李泌缓缓点点头,道:“朝廷还没准备好向世人告知此事,但还有别的原因。” 崔祐甫想了想,问道:“是担心民间为求财而擅自远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船队去时,有船只一百六十艘、一万五千余人,归来时却只有不到三十艘船、一千余人。除了海上的风浪大,容易迷失方向,食物与饮水不足,还有当地土著的敌意,以及瘟疫。因此,大量的船工都是死于疟疾,远洋风险巨大,便是朝廷要再次组织船队前往,也得做更充足的准备,不宜让民间知晓。故而,此事尚不急着公诸于世。” *** 转眼又到了夏天,朝中依旧有官员反对造船远洋之事,认为国库已负担不起,但有些变化已在悄然发生着。 洛阳,寿安县。 崔家的锦屏别业比以往萧条了一些,但崔家作为最先支持天子变法的世族,终究是得以保全。 这日,崔洞被家主崔璩唤到了面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