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8章 (第2/2页)
,现在可是零下七度。 余曜正要说什么,突然瞳孔一缩,电光石火间就把同伴拉了过来。 艾莫斯只觉得自己还没有站稳,就被少年的大力拽得身形一歪,一句“怎么——”还没有出口,就听见“沙沙”几声,有什么从身后疾速滑落。 板寸头少年定睛一看,原来是几块碎冰。 “山顶的雪都化成火瀑布了,哪来的冰?”艾莫斯有点纳闷。 余曜却很快就联想到了路书上的标记。 “是第十段,wet streak,潮湿线条。” 酋长岩上多裂缝,这是远古时期冰川侵蚀的结果,也是酋长岩之所以能被渺小人类征服的最大弱点。 但有裂缝,就有可能有流水。 这是大自然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山上的水基本上也都是从山体的缝里流出来的,一般都是地下水、植被或者山上冰雪的融化。 他曾看过的火瀑布,之所以只出现在二月底,就是因为只有二月冰消雪融,日照角度合适,才能将马尾形状的瀑布变为火红色的地底熔岩。 只不过因为酋长岩是一整块单体花岗岩,表面光秃秃没有植被的缘故,大部分的裂缝都没有渗水的现象。 但第十段的潮湿线条除外。 这条裂缝不仅渗水,还长满了滑不留手的青苔。 如果不是第十段是通往第十一段的必经之路,攀登者没有第二个选择,余曜觉得,这样艰险的线路一定会被第一个放弃。 不是物理原因的艰险,纯粹是渗水和青苔增添了难度。 刚刚那些好险砸落艾莫斯头顶的碎冰,不就是来自第十条线路的警告么。 余曜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会提前预警高难的线路,说实话,还挺有意思的。 长满青苔的线路一定很滑,再加上第十段线路从路书上看,完全就是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 如果连摩擦力都不能保证,攀岩者又要靠什么来保证自己的通过。 余曜感觉到了铺面而来的压力和刺激,琥珀色的眸子闪了闪,就开始变得璀璨明亮起来。 可紧接着,就被缓过来劲儿的同伴捅了捅胳膊。 “第九段有四种走法,”艾莫斯用手虚虚地画了四条方向,“我们走哪条?” 按照习惯,下一条路线由他领攀,但攀岩又不是一个人的事,这种选择路线的重大决定,还是要由两人一起决定的。 怕同伴想不起来,艾莫斯细细解说。 “从左到右,左边这条最长最迂回,但难度最低,大约在5.13c左右。左二这条相当于左一的捷径版,难度高了不是一星半点儿,难度在5.14b,但其实是路线规划上最合理的一条。右三和左一差不多,都是绕路求稳,右四我不建议选择,是一条单纯凑数的迂回路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