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8章 (第2/2页)
给小鱼挑的这顶帽子!我要给他鼓掌!】 有鱼粉被可爱到两眼冒红星。 靠近大本营的河谷夹道上,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的车厢里,就有人在看见这条评论时微微扬起了一点唇角。 可很快,这点笑意就在目睹少年开始了波兰人路线的攀登时消失无踪。 k2峰的坡度平均在45°以上。 东南山脊的线路平均坡度则是在50度以上,某些路段甚至达到了惊人的70至90度。 90度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习惯只用下肢行走的人类要去攀爬一堵垂直的松软雪墙。 没有稳定的支点。 这是最顶尖的攀岩运动员都无法完成的任务。 好在这里的线路之所以为线路,就在于真的有路绳的存在。 东南山脊的线路虽然没有珠峰的商业化程度好,有夏尔巴人年年修缮,但常常光顾本地的爱好者们也将这条线路维护得相当不错。 余曜隔着厚厚的手套握住绷紧的绳索,连冰镐和冰爪都不需要,就能凭借上肢的牵引力,将自己拽上去。 这是之前攀岩留下的宝贵财富。 再加上之前已经探过这条线,基本上记住了岩峰和冰隙的大概位置。 少年很轻松地在陡峭松软的山体上一脚深一脚浅地向上攀登。 但这些对于没有刻意训练过手臂力量的艾莫斯和德米特里来说就有点困难。 不过运动员普遍体能过人,他们俩基本上咬咬牙,也能跟得上余曜的速度,只不过在观众们的眼里似乎有点过于显眼。 【我怎么感觉艾莫斯龇牙咧嘴的】 【德米特里的脸也很臭,他似乎还出了不少汗】 【还是余看起来最轻松】 【讲个笑话,余曜能不靠绳索爬上黎明之墙,这点难度,就算换了雪山赛道,对他来说也根本就不是事好不好】 【还是有区别的吧】 【你们有没有仔细看过这里的雪】 有一位来自华国南方的网友赞叹不已,【我们这里很少有雪,偶尔下雪,也是落地成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可以被风吹起来,踩着嘎吱嘎吱作响的雪,看上去非常坚硬!】 华国北方的网友:【……】 【欢迎来我大东北,】某位华国北方的网友忍着笑,【这种雪在我们这里非常常见,叫粉雪,最细小的沙子一样,如果下面有冰,非常容易打滑】 【真的假的,我看余走得非常稳】 这种专业化的问题,很容易就吸引了专业的登山爱好者来回答。 【这题我会】 【大家仔细看余的脚,他的两脚脚尖是向外撇开的,这是在大坡度冰雪面上行走时,最能减轻脚踝压力的步行方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