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2章 (第2/2页)
这条弹幕印入祁望霄的眼帘。 持相同意见的青年看向屏幕里几乎要出现虚影的少年身形,在心里轻轻叹息,唇角却是温柔扬起。 只不过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巡查好路况。 祁望霄的视线只在弹幕和修长身影上定格一瞬,就继续观测着屏幕上方的诸多数据。 密密麻麻的数字字母列表从风速、温度山体陡峭度到积雪深度一应俱全,还有专业人员用模型计算预测结果的实时反馈。 最醒目的还是右上角的红色数字。 两位数的数字代表的是雪崩发生的风险评估概率。 一旦数字超过预警值,祁望霄就会压低无人机高度,用两人默契的机器动作提示避开风险。 从已经完成的路程来看,他们的配合堪称无间。 只不过模型却不能达到百分百准确。 祁望霄无暇分心帐篷里其他人的话语,眼神完全没离开过屏幕,连路斯塔姆给他倒来热水,都没抬头,只是客气地道了声谢。 “快过横切了。” 简书杰远远看了眼青年专注的模样,忧心忡忡地说了一句。 横切虽险,但以余曜的控板能力,眼看着就要有惊无险地通过。 但接下来的波兰人路线才是这个路线中最长的一段。 由于靠近山脚,处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尖端,还有冰川裂隙,再加上雪崩频发,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希望祁望霄的无人机能继续发挥作用。 简书杰在心里暗暗祈祷。 观众们也是如此。 他们看着屏幕左下角实时更新的速度,手心捏出的汗就没有停过。 170km/h! 175km/h! 180km/h! …… 很惊人,但余曜的速度还在继续提升。 【够了够了,该减速了吧】 有玩单板的网友惊呼,【再快一点,就要打破滑雪速度记录了!】 目前世界上最快的滑速记录是203.3km/h,但那是在某场平行大回转赛事时创下的,也就是说,滑行的雪道经过人工翻整,危险性大大降低。 但余曜现在可是在k2峰的野雪上。 别说机器翻整,连雪道都是他自己选择的。 白茫茫一片的冰川之上,压根就没有被标注过的路线痕迹。 懂行的滑雪爱好者又担忧又激动。 他们当然期盼着余曜能够打破记录,其中的单板爱好者甚至希望少年能够在原有的记录上更上一层楼,要是能一举打败双板的255.5km/h的记录就更是扬眉吐气。 但他们同样不希望余曜出事。 这可是单板赛场上最年轻的无冕之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