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1章 (第2/2页)
璃什么的,要么配方完全不知道,要么太复杂她根本没记过,实在无能为力。 可洋石灰,她记得就是熟石灰加矿石磨成粉。 当时村里做这个的时候,她大概五岁,只隐约记得,村长大伯叫人挖了大坑。 往里面倒很多水,再倒生石灰,裹着兽皮大衣拿撑竹筏的杆子绑上铁疙瘩搅。 水坑里跟煮面疙瘩一样反应很久,才能得到熟石灰。 而后用小孩子平时在外面打火玩儿的滑石磨成粉,跟熟石灰粉掺在一起和泥。 铺平了以后,差不多十天半个月,能变成灰白色的水泥地面。 看着跟大城市灰色的水泥路是不一样,经年累月还会出现小裂纹,但总体来说非常结实,不会有大的开裂。 耿舒宁不是个贪心的人,这样的程度足以让马车平稳前行,提高运输和行进效率。 若是造价不算高的话,甚至河堤也能用得上。 她努力回忆着过去的步骤,一点点细化,准备叫人安排在庄子里做实验的时候,太后跟前的乌雅嬷嬷突然来了。 * 许久不见,乌雅嬷嬷比以前客气了许多,一见面就给耿舒宁蹲礼。 “老奴请居士安。” 耿舒宁赶忙过去将人扶起来,“嬷嬷这是做甚,可折煞我了。” 她心里有点不妙预感,抢在乌雅嬷嬷前面把好话说全。 “我刚还想着,过两天是太后娘娘的千秋,正好我抄了好些《长生经》,在佛前供奉了九九八十一天,想叫人送去圆明园,贺太后娘娘福寿安康呢。” 长命百岁只是说说而已,老人信奉活到九十九就是大福,供奉佛经也是九九之数为上佳。 而且算日子,乌雅嬷嬷听出来,耿舒宁这是南下之前就抄好了的,面上笑意更真切了些。 她扶着耿舒宁坐下,笑道:“居士如今身份不同往日,为何不亲自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呢?” “您出宫后,主子时常念着您呢,总说别人没有您贴心。” 耿舒宁一听这个‘您’字,头皮就有些发麻,乌雅嬷嬷这是把她当后宫主子看了吧? 她面上不动声色,只赧然笑着应对,“我曾在佛前祈愿,只要太皇太后、太上皇、太后和皇上能平安顺遂,愿虔诚供奉佛祖,若非实在不得已,不该出这庄子的。” “再说……太后是主子,我是奴才,千秋节主子那么忙,我哪儿敢过去给主子添腻烦呀。” 乌雅嬷嬷对耿舒宁跟过去一般无二的恭顺略有些诧异,但心里还是忍不住点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