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最大的山头 (第2/2页)
漕院常盈仓中的粮食全部装上漕船,并和漕队一起负责这些粮食的安全。 漕队是淮军船队的简称,原朝廷派在清江提举司的主事宋庆被陆四强行给了一个船官的职务。 在不干就死的威胁下,宋庆不得不帮助陆四将属提举司的漕工组织起来,搜罗了所有能搜罗到的漕船,组成了现在的漕队。 漕队共有漕船670艘,其余船只30余艘,这个规模的船队足以将囤积在淮安的所有漕粮装运一空。 漕工们在得到淮军给予的重赏后,加上有宋主事这个朝廷命官牵头,除了一些实在胆小怕事的,大部分还是愿意挣这份钱的。何况,还有淮军的威逼在。 粮食这一块,陆四只要常盈仓的存粮,常平仓和其余四座总厂的粮食,他让人通知秦五和郭老四接收装运进城,准备分配给陆续进城的各路队伍。 常盈仓的存粮够两万人吃上三四个月,扬州离淮安又是极近,陆四是真没必要把事情做绝。 “陆爷英明,没粮食,谁会愿意留在淮安?有了吃的,天寒地冻的,这帮人才不会想着乱跑,乖乖的替咱们拖住官军。” 孙武进始终以最阴暗的想法揣度这个时不时会让他不寒而粟的年轻人。 “你再自做聪明,我就活埋了你!” 陆四狠狠瞪了眼孙武进,他的面前是一座座高大的坟堆,以及上万具尚未来得及入土的尸体。 都是在叛军破城的那夜死于非命的淮安居民,老的小的,男的女的,甚至是一家十几口。 马车还在不断的从城中往外拉尸体,车到地方后,民夫们就上前随意的将尸体从车上抬下,直接往地上扔去。 之所以随意,是因为民夫们已经麻木。 任何人在不断的抬运尸体,不断的掩埋尸体后,都要变成铁石心肠的人。 孙武进叫吓得不敢再吭声,一边负责处理尸体的那个刑部理刑主事王允端也是大气不敢出,因为照这个进度他明天就得从镇淮楼跳下去。 陆四却没有责骂这个王主事办事不力,他知道这么多的尸体不可能在一两天就掩埋完毕,也找不到足够的柴禾火化。 驻足一会后,陆四轻叹一声,挥了挥手:“就埋这里吧。” “搬!” 孙武进忙朝不远处的车队喊了一声,立时有淮军士卒和民夫们一起将几百具尸体从车上搬下。 这些都是阵亡的淮军勇士。 陆四亲自来送他们最后一程。 阵亡淮军的尸体被放进了王允端事先组织民夫挖好十几个大坑中,随着铁锹挥动和泥土飞扬,十几座高大的坟堆如平地突起般呈现在陆四面前。 泥是新的,泛着黑色。 望着这些坟堆,陆四心中有些难受,不是为阵亡的淮军勇士,而是为死去的所有人。 这就是乱世,上万人的死亡惊不起半点波澜,埋进地里后不过多了个乱葬岗的称呼而矣。 “陆爷,走吧。” “是该走了,” 陆四呼了口气,视线从那十几座坟堆中一一扫过,最后屈膝跪了下去。 “诸位放心,淮军绝不会忘记诸位,你们的子子孙孙都永受我淮军庇佑!” 磕了三个头后,陆四起身离去。 他没有让人给这些阵亡的勇士立碑,因为他知道那样做只会让这些勇士再受一次劫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