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九章 尚书侍郎 七省巡抚 (第1/2页)
隆武,南明唐王朱聿键年号。 陆四觉得很好,直接拿来用了。 因为南明士大夫们认为唐王类汉光武刘秀,为中兴之君。 陆四自认唐宗宋祖不能与之比,论发迹之快,也就是汉光武能一提,故隆武这个南明士大夫们寄予厚望的年号很适合他。 西安那龙吸水不比天外陨石效果差。 “监国圣明!” 礼政府侍郎冯铨往地上这么一跪,立时就将隆武帝给定实了。 顾君恩、宁绍先等人便是觉得隆武还是有所不妥,见状,也只得齐颂监国圣明。 陆四微微点头,随意坐下,示意众人也坐。 年号嘛,随意就行,关键在于施政,要不然年号起得再好也没用。 崇祯如何,宣统如何? 见那宁绍先有些拘束,更是笑着朝这位工政府尚书道:“我起于淮左布衣,未起事前不过一农家子,杀伐三年虽有些威名,但脾气却是好的,与臣下喜自然,这一点左辅知道,你不必拘泥。” “是,监国。” 宁绍先赶紧点头,但坐姿依旧僵硬端正。 其他人也大多如此,尤其那冯铨更是只坐了半边屁股。 见状,陆四也随他们去了。 上位者之威,纵是他有意淡化,这威严也是无法淡去的。 “监国,这是臣拟定的六政府尚书、侍郎正式名单,请监国御览,若有不妥之处,还请监国示下,臣好做调整。” 年号问题监国一言而决,顾君恩自是不争,另将案桌上一封用红布包裹的“进单”恭敬递了上来。 陆四接过打开来看,六政府尚书人选顾君恩拟定的是分别是礼政府尚书巩焴、吏政府尚书宋企郊、兵政府尚书陆之祺、刑政府尚书陈不平、工政府尚书宁绍先、户政府尚书喻上猷。 六尚书除原山东通会陈不平外,皆是李自成当年于北京任命的政府高官。 其中巩焴又不曾出仕大顺,在陕西老家隐居。宋企郊、陆之祺、喻上猷、宁绍先四人则于李自成撤出北京后擅自脱离御营归乡。 六政府侍郎仍为左右两人,礼政府侍郎冯铨、宋元普;吏政府侍郎文彦杰、金汝砺;兵政府侍郎贾汉复、杨王休;刑政府侍郎党崇雅、房可壮;工政府侍郎姚锡胤、李化熙;户政府侍郎宋炳奎、张之奇。 六政府侍郎除文彦杰、贾汉复外,皆是从前李自成任命的官员,九成为前明降官,其中房可壮、李化熙、冯铨、党崇雅四人更是有降清污点。 之所以用房、李、冯、党四人,原因是这三人于刑律、礼制、督造方面颇有建树,如房可壮、党崇雅为满清一手制定了律法,建立了入关后完整的刑律体系;冯铨更是以大学士身份几乎参与满清所有政策制定,其人无德却是有能,某些方面的建树甚至比满清的大学士刚林、宁完我、范文程还多。 李化熙为满清工部侍郎时,负责督理工部事务,革去班军和大布边衣,修建被李自成焚毁的皇城,修缮北直运河,可以说是工部的一个杰出人材,加上又于天津和平事业有功劳,还被监国点为经讲学士,如此自是要给予政府高官一职。 不过无论是尚书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