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章 (第2/2页)
人继续议论,想让时间将这件事冲淡。 京都富丽繁华,热闹层出不穷,两人想的很好,等过些时间,应当渐渐就不会有人提起这件事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 再大的热闹,在没人推波助澜的时候,渐渐被别的新鲜事所取代,尤其是皇后千秋将近,陛下登基十余年,从未过过寿辰,似这般下令大办,还是头一回。不说朝上,便是寻常百姓也不由上心。 十余年的时间,当初战乱种种,还有许多人记得。 越是如此,他们越是感激结束了乱世的当今圣上,越是忠诚爱戴,得知皇后娘娘千秋将近,不少人自发的开始准备祝贺。更别说其中还有官员暗自推动,想借此在陛下面前得个好。 京中一时十分热闹,谁还记得小小襄台伯的事情。 宜真又是激动,又是期待,还抽空亲自绣了一个抹额。 皇后娘娘年轻时随陛下征战,受了不少的罪,现在每到秋冬,一吹风就头疼,抹额多少能起些作用。 知道皇后娘娘平日里穿戴,比起华贵,更爱舒适,宜真就没选那些又沉又硬的珠玉宝石,只绣了一些吉祥的纹样。 虽不算多么珍贵,但足够用心。 恍惚间,就到了千秋寿诞这一天。 宜真早早早收拾起来,边叮嘱高嬷嬷去看着宋庸。 为着这一日,她准备了很多,她的不消说,只宋庸今日的穿戴,衣裳头冠玉带等等,都是新做的。 高嬷嬷欣然领命。 安排好了宋庸那边,宜真开始收拾自己。 几个丫鬟围着她侍候,她看着镜中人,意识一时有些恍惚。 这一天,终于到了。 寿宴午时举办,用过早膳后就开始准备,等郑重打理好出行种种,时间也差不多了。便就动了身,往宫中去。 皇后千秋,朝中上下不敢大意,一上街便随处可见五城兵马司的的人四下警戒,等到了宫门,又是禁军。 众人在城门外下马车,步行入宫城。 今日寿宴,礼部早已筹备妥当,女眷们先往坤宁宫拜见皇后,然后再去交泰殿等待宴会开始。 女官宫人们都已经熟记于心,待内侍将女眷引去后宫,便由女官接手,引去坤宁宫。 其它人勋贵朝臣们不便入后宫,则被引去了别处,等开宴再贺过皇后。 宜真熟门熟路的来到坤宁宫,随廖氏拜见皇后之后,廖氏被女官引走,她则被皇后开口留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