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章 (第2/2页)
的地方太多,能拿十几两回家真的是很不容易,就这样,还总说我在镇上享福偏着向着娘家,说这话的人不是存着心挑事嘛。” 冷眼旁观的顾元杰听着这话眉峰微皱,内心思绪翻飞。老六媳妇过于得寸进尺了,顾记食馆终究是顾家的生意,顾家还没分家!就想着拢自己手里?再过两年是不是就换个招牌成了柳记食馆?想想老六媳妇的步步算计,从六弟跟着柳老爷学手艺到镇上开饭馆,六房搬到镇上住,离的远生活不便,六房开销从店中得三分之一不再与公中拿钱……这么些年啊,不仔细捋真发现不了,六房竟然一点点的从顾家剥离而出!母亲尚在,未分家,六房却独立于顾家生活。 第24章 “娘。店里生意好忙不过来,不如喊了阳德帮六弟烧火打下手。”顾元杰沉声说话:“饭馆总归是顾家的生意,顾家也不缺人,总让他舅舅家的人来帮衬确实不太妥当,不知道的还以为顾记食馆是柳家开的。” 一石激起千重浪,顾菲菲很明显的感觉到,室内轻松的氛围瞬间变得凝重。怎么回事?她有点明白又不是特别透彻,想着四儿子的话再捋捋老六媳妇的话,本来觉得老六媳妇说的也挺在理,这会倒是琢磨出了许多别的意味。 顾菲菲看着桌上的账本,心思飘远盘算着顾记食馆,顾家没分家一切归公中,按理这食馆也是如此,像田间地头的收益镇上铺子的租金,唯有女眷们做的针线活归小家私有。因此,人情往来红白喜事所有需要用钱的都由老太太拿钱,衣裳一年一身新,如今年做了夏裳明年就是秋裳,逢年过节老太太会发些钱,不多,凑个趣儿乐呵乐呵。 也就是说一大家子住着不需要操心花钱的事,有什么只管找老太太要钱就行。六房原来也这样,老六媳妇说住镇上不太方便,得了老太太允许可以拿三分之一的店中收益作小家独用。说是这么说,每年做衣裳还是会捎一份衣料到镇上,吃的喝的用的凡是其余房头有的六房也不会少。 说起来老太太偏心归偏心,却也不糊涂,整体还是一碗水端的平,一大家子住着这么多年也还算和气没闹什么事。 老六俩口子前年拿了十五两银子回来,去年是十二两,听老六媳妇话里的意思,今年八成就剩下几两银子,镇上一个空铺子出租每年的租金都能得六两银子呢! 关于六儿媳为人老太太没什么印象,每年拿回家的钱却还有些记忆,顾菲菲心下明了,这是养大了心觉得食馆是自个的了:“六儿这么些年确实辛苦,喊了阳德到灶间搭把手也好,你回家做饭也是阳德帮着烧火,听你大嫂说你常夸阳德火烧的好,就让他来镇上帮你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