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 (第1/1页)
内容非常简短,因为嫌疑人闭门不出,在一个四五线的小县城他依旧没有放松警惕,特意选了家不需要人脸识别登记入住的宾馆,监控画面他里不是戴着帽子就是带着口罩。 这份行程报告里警方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嫌疑人登记入住的证件信息明晃晃展示在最上面。 再缜密的罪犯也有漏出马脚的时候。 马三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出现在尚雅花园和徐兴建见面?沈长风问道。 是的。回话的是二组没有出差的组员,我们怀疑马三很可能就住在附近,已经向辖区派出所发去了内部协查通告,重点排查附近区域的常住人口。 沈长风嗯了一声表示赞同。 蓝安,你那边呢? 被点到的蓝安肉眼可见的憔悴,只见他双手食指和中指揉着太阳穴,我们联系了全省七家有资格进行器官移植的医院,他们提供了一份需要肾移植的名单,对名单去重后还有三千多, 我们根据医院那个孩子的血型、淋巴毒试验结果和三千多无肾源登记患者进行比对,符合条件的有一千八百多。 这么多! 蓝安解惑道:肾脏配型的概率是很高的,器官移植之所以一脏难求,主要是活体供应太少,需要器官移首要考虑的是近亲属,亲属同意捐赠还好,不同意的话只能去各大医院登记排名,有些人等到死都不一定排的上。 一千八还能再优化吗?沈长风问,一千八百挨个核实可是巨大的工作量。 可以,我会再从年龄上做筛选。 核实患者情况的时候,尽量问的委婉,避免打草惊蛇。沈长风叮嘱道。 明白。 小月,你们那边呢? 我们调查了江佑自下半年开学以来的所有细节,详细到他放学喜欢和谁一起走,校门口小卖铺喜欢买什么零食,坐几路公交回家,全都查了一遍,江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 他父母平时忙,每天会给他固定的零花钱,如果父母那天没时间他就自己搭公交上下学,他失踪那天也巧,父母都在外地谈生意,他又自己背着书包回家。直到第二天老师发现他没去上课才给家长打电话,这才知道孩子不见了。 等地方派出所查了监控,才知道孩子已经失踪了足足十六个小时。 学校方面没有异常吗? 要说异常也不是没有何月思忖片刻后说:江佑读的是私立学校,一年学费死贵死贵的那种,学校有个校董新投资了一家体检机构,体检机构为了表示诚意,愿意免费为学校一个年级的孩子做全身体检。 刚巧校董亲戚家小孩在二年级班,于是江佑也在体检行列中。 体检是什么时候? 两个月前。 听完大家觉得有点合理,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合理,这种感觉是先听完蓝安的汇报,再结合何月调查到的内容,机构把免费的全身体检作为合作福利这点合理,不合理在好巧不巧江佑体检完一个月后就消失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何况蓝安刚才说,器官移植之所以一脏难求,主要是活体供应太少。 校董叫什么名字?沈长风问道。 任宏声。 叫什么?莫汤汤蹭一下站起,声音也跟着拔高。 任宏声。何月又重复了一遍。 大家齐刷刷看着莫汤汤,她没有在意众人的目光,语气生硬道:你可别告诉我们他是嘉星地产的总经理。 你怎么知道?这下换何月一脸懵了。 莫汤汤可太知道了,换做其他队的人参与,未必会知道任宏声的名字。 他是元晓雅的亲生父亲。 --- 你说任宏声是涉案嫌疑人?这太牵强了!何月反驳道:任宏声早在七年前就是该学校的资助者,那时候马三还不认识陈茂生兄弟俩,爱心之家连个雏形都没有,而且他把体检名额给二年级班也合情合理。 那要怎么解释江佑在体检一个月后失踪,马三是澜安人,任宏声也是澜安人。如果江佑的体检结果显示他符合某个人的器官移植组织配型,江佑的失踪条件就合理了。莫汤汤在据理力争,调查元晓雅那个案子的时候,她看任宏声不爽很久了。 器官移植配型的概率那么高,几百个孩子里,为什么偏偏选中江佑?何月向莫汤汤提出引导性的疑问。 因为江佑父母业务忙,江佑上下学有落单的情况,而且事发那天他的父母在外地,有足够的作案时间。 办公室里只有她们两人隔着两个工位激烈讨论的声音,何月反驳一个莫汤汤就能提出下一个合理的假设。 刚才没来由的不合理之处,在莫汤汤的推导中逐渐合理。 不用假设了,蓝安从笔记本中抬起头打断道:江佑失踪前几天,马三在他家不远处的一家宾馆有登记入住,用的是绿安县查到的身份证件。 啪嗒,两条线索合到了一处。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