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董老大遇刺的后果(上) (第3/4页)
谓的模样,好在众人都知道她向来是这个脾气,也没谁去与她计较。 “诸位王妃,请节哀。”贾诩哽咽道:“军不可一日无主,贾诩马上就召集长安的文武百官,确定二王子的嫡子地位,四王妃可带二王子同去,其她王妃请在此侍侯大王,以防万一。” 贾诩、吕布、貂禅和蔡文姬等人离开后,文鹭对着蔡文姬的背影破口大骂,深恨自己的肚子不争气,没有生下儿子与蔡文姬对抗,否则蔡文姬现在也没有这么嚣张,康鹏的其她老婆则纷纷垂泪,黄月英仍然在作她的电报机,而安阳公主则带着董逸在康鹏卧室门前长跪不起,为康鹏默默祷福。 先不说康鹏门外的情况,单说贾诩在王府大厅中召集了在长安的董卓军文武百官,除了担任长安戒严任务的赵云和高顺外,其他人全部到齐,贾诩请蔡文姬抱着董鹏坐在正中,自己立于旁边,宣读了康鹏曾经留下的话,宣布让董鹏监国的决定。 “贾军师差矣。”贾诩话音未落,气得七窍生烟的许靖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许靖是康鹏手下头号的政治花瓶,在士林中名声最好,拥护康鹏却又拥护传统,许靖怒发冲冠道:“自古以来,向来以长为嫡,那有废长立幼的道理?废大王子立二王子,这是取乱之道。” 蔡文姬脸上勃然变色,狠狠瞪视董卓军中的老顽固许靖,但许靖毫无惧色,仍然怒视贾诩,其他类似许靖忠于董卓军又追求正统的董卓军文武也纷纷附和许靖,质疑董鹏继位的合法性,让蔡文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是大王的口令。”贾诩面无表情,冷冷答道。但许靖立即返道:“正因为仅仅是口令,所以我怀疑这条命令的合法性,也许是有人故意假传大王口令,想乘机抢夺拥立之功,为自己的荣华富贵着想。” 贾诩闭上眼睛,不去理会许靖对自己的质疑,这时,被确定为辅政大臣之中——眼看就要水涨船高的法正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许大人差矣,贾军师对大王向来忠心耿耿,怎么可能假传大王口令?依法正看,这条口信定然是真的,军不可一日无主,我等还是遵命立即拥立二王子监国,不可耽误了国家大事。” 董卓军中派系林立,各有各的领导者与追随者,法正此言一出,法正派系的董卓军官员立即附和,更有人己经朝蔡文姬和董鹏跪倒,行臣下之礼,蔡文姬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些,而许靖一帮自然不甘示弱,马上指出这是法正的自私行为,坚决不肯承认董鹏监国地位,更有读书读昏了头不懂政治的书呆子要求拥立康鹏长子董逸监国,以继正统,几乎没把蔡文姬气昏过去。 大厅中两派争吵不休,僵持不下,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这时吕布突然大吼一声,将所有声音都压下去,众人这才想起董老大还有一名义长子——也是继承嫡位的人选之一,一时间大厅中鸦雀无声,静静等待吕布的大发雷霆,但吕布揉揉被貂禅掐疼的大腿,一言不发,拉起貂禅怒气冲冲的冲出大厅,上马绝尘而去。 蔡邕心中暗喜,暗说这三姓家奴真沉不住气,可帮我的大忙了,蔡邕偷偷向陈宫看去,见陈宫也在偷看自己,蔡邕立即对陈宫使一个眼色,陈宫会意,出列抱拳道:“诸君,现在不是争论大王子与二王子谁是正统的时候?大王生死难测,眼下我们首要工作是稳定军心与民心,否则势必祸起萧墙。”说这话的时候,陈宫的眼睛看着远去的吕布背影,让所有人都明白他指的什么是祸起萧墙。 陈宫是最早跟随康鹏的一批人,算是董卓军中的老人,他的话博得李傕、郭祀和张济等董卓军老人的一片喝彩,这些双手沾满血腥的董卓军老将都知道一个道理,自己们一旦离开董卓军这面大旗的掩护,肯定会死得很惨,现在的首要工作是确定一个核心,免得被与董卓军老将不和的吕布抢去权力,到那时候,可真没有董卓军老人的立锥之地了。 “大王确实明令二王子继嫡。”陈宫又说道:“这条命令,陈宫也曾听到大王说过。” 贾诩紧闭的眼睛微张,闪过一丝精光,但一闪即逝,又闭上眼睛。只听得陈宫继续说道:“陈宫建议,立即由二王子监国,至于是否正统,日后再说,大王吉人天相,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