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节 中糖公司 (第2/3页)
麾下,在农会中做出成绩是最好的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对于小地主和普通农民而言,他们则是更加踏实了。以前他们把农会当作自己的靠山,但是心里总不踏实,农会毕竟不是官府,在他们眼里或许更像是帮会,他们抱着母鸡守蛋的心态,为了维护自己可怜的利益才大着胆子加入了农会,心想着咱人多,法不责众,政府一定会顾虑,不敢侵犯自己的利益的,但是心理总归不踏实,万一政府调兵来,咱是造反还是投降?现在好了,赵泽勇成了会长,这可不就是把农会转正了吗,这可就不是什么帮会了,更像是赵泽勇的御林军了,不但地位提高了,也更可靠了。 尤其是赵泽勇的一番视察,更是大快人心,大家都看到了,赵泽勇就在自己身边,心理那份安稳啊,真是没法说了。对农会的拥护,对中粮的支持,和对赵泽勇的信任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跟赵泽勇的视察不同,联省另一个巨头,岑春煊的考察不管是目的还是效果上都大相径庭。岑春煊考察没引起任何反响,大家对于他这个名义上的联省最高权力人只是态度上的尊敬,没有人是傻子,尽管没人喊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口号,可是大家从内心就认可掌握着军队的赵泽勇说出的话比岑春煊更靠谱。 对此岑春煊也无所谓,他心里也明白自己的作用其实就是赵泽勇推到前台的招牌,尽管经常也跟赵泽勇闹腾,从赵泽勇这里讨一些绳头小利,并以此沾沾自喜,但是在重大问题上,只要不是太过于触犯广西利益的情况下,岑春煊是绝对跟赵泽勇保持一致的。不管是赵泽勇推动的各项法律,还是要发兵贵州和四川,岑春煊都没有拖过后腿,赵泽勇按照程序送过来的议案他看都不看的痛快签字。 所以岑春煊对于农会对自己的态度也无所谓,反正自己就是来学习的。 没错是学习,这个学习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广西几乎在方方面面都在向云南学习。岑春煊抱定了一个主意,云南做的事情都是对的。云南做的,广西也要做,云南有的,广西也要有。但是一直以来,广西总是拉后云南一步,办教育,云南早早完成了义务教育制度,广西咬着牙勒紧裤腰带也搞义务教育,云南修通了铁路网,广西借钱也要修铁路。云南要建训练营,广西也建。但是岑春煊执掌的广西总是做的不够好,总是赶不上云南,义务教育云南不但建立了,还每年都调整,而广西只能学习,云南建立训练营能训练出变态的士兵,而广西兵怎么看怎么中规中矩。 不过现在岑春煊是任命了,当然。他还在学习云南,但是目的已经不是要跟云南争雄了,而是打着不要被拉的太远,紧紧跟上云南脚步就好的态度。 这次参观农会就是如此。怎么云南就能搞出来这么个玩意呢,唉,归根到底还是赵泽勇手下聚集了太多的干吏了,张澈这种人自己怎么就招纳不到呢。 尽管参观过程中心中五味杂陈。但是岑春煊算是看出了一些门道。农会的根基不是广大的会员,而是核心的中粮公司,这个掌握着种子生产出售。花费加工生产,粮食统购统销的严密组织才是农会战斗力的核心,是农会强大动员能力,强大调配能力的根源。 岑春煊打算学习这种模式,他无意在广西在搞一个中粮,因为他没有核心的种子产业,化肥产业,也没有那么庞大的资本,他打算引入中粮,大力支持中粮在广西发展,云南有中粮,广西也需要中粮,因为云南的农民是人,广西的农民也是人。 但是岑春煊又不甘心紧紧是简单的引进,他很不服气,云南能搞出一个中粮,为什么广西就产生不了一个中粮呢,广西到底差在哪里?他岑春煊到底又差在哪里,作为官僚,他一辈子没有服过任何人。满清时期他支持变法,不怕得罪慈禧,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