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2/4页)
。 蒲芝荷以为这是男生之间的某种竞争游戏,旁观他的表演,送上门的东西一概不接受。祝甫不闻不问她的想法,闷着头坚持孔雀开屏。 祝甫的月老是体育老师,他严抓学生身体素质,把八百米测试提升成了两千四。蒲芝荷考试前失策喝了一罐红牛,跑完就冲到洗手间吐得涕泗横流。祝甫在门外喊了一嗓子确认没有其他人,冲进厕所背起林黛玉一样弱柳扶风的蒲芝荷往校医院冲。 蒲芝荷躺在校医院的病床上看着呼哧喘气的祝甫,有气无力地说:“祝甫同学,今天吐得我胃疼,明天早上我喝豆浆吧。” 这个故事被他们讲给很多朋友,后来的人都不可置信地说祝甫年轻的时候居然是这样的,然后拍拍祝甫的肩膀感慨,那你这两年真的成熟了很多。 蒲芝荷决定先不想祝甫这一摊子事,早早躺上床休息。她在梦里回到二十岁,没有遇到祝甫,体育考试顺利跑完全程,有一个高大的男孩递给她水,她接了过来,却忘了抬头看他是谁。 * 小麦猜想蒲芝荷这个点应该还没睡,把家庭住址发给她,等了许久都没等到回复,放下手机给奶奶的泡脚桶加热水。 杭柳梅的整节小腿都没在深木桶里,蒸得她全身冒汗,温暖的血液流动到每一节末梢,脑子都更灵活了。 她今天心情好,看着小麦忙碌的背影,只剩一个疑问:他是从哪找到了这么一个严丝合缝符合她心意的人? 杭柳梅和那个笔友没有发过照片,但是通过电话,今天蒲芝荷一开口她就听出来不对劲了。当时看蒲芝荷美则美矣,没有灵魂。又不想打击孙子一番苦心,那就吃顿便饭了事。 路上偶遇的那个男人改变了她的想法。 她的视力衰退了,听觉却和年轻时一样灵敏。蒲芝荷信手拈来编故事的样子比她端庄问候的时候好玩儿多了。杭柳梅喜欢逗这些藏着小秘密却露出马脚的人。 既然要大闹一场,那就需要找个玩伴。这玩伴得是个生人,太熟的话会放不开手脚。这人还得有意思,胆子要大,鬼点子要多,这一点蒲芝荷也够格。可以试试这个孩子。 她很明显也处于某种挣扎之中,她为什么同意小麦来蒙我呢,看来她是想从我这学到点什么,那我能教她的就不只是画画了,杭柳梅很满意自己的推断。 身边的孙子分明是知情的,既然是他故意找来蒲芝荷哄自己,那把这留作最后的惊喜吧。杭柳梅的脸上浮现不易察觉的微笑,等到最后时刻,她要出其不意告诉他们俩,她其实早就知道蒲芝荷是冒牌的了。 麦序倒了奶奶的洗脚水,绕到她身后,从衣橱最上面拿下来一床新被褥等蒲芝荷来了备用,蓝底白花,还带着股樟脑丸香味。 这处屋子平时只有他和杭柳梅住。他本来住校,宋疆去世后杭柳梅总是昼夜颠倒茶饭不思的,小麦才经常回家来。这里三室两厅,小麦和奶奶的卧室相邻,客卧在走廊的另一头,已经整理出来留给了蒲芝荷。 一家子人性格总有不同,都说老大傻老二精老三坏,杭柳梅一家直系旁系亲戚都少,她就一个儿子一个孙子,但家里人再少也总会有惹事的和拿事的,他们家最古怪的就是年纪最小的麦序行事最稳当,什么事都在心里搁得住。 小麦把客卧墙上挂着的古琴取下来搬回自己的房间,抱在怀里突然技痒,索性坐下弹一段。他唯一不用读谱就能上手的曲子是《关山月》,手下很自然地抹挑勾剔,旋律就出来了。 幸好夜还不深,他的琴技也不错,这样不算扰邻。学琴的时候老师说其实曲子是可以配着诗唱和的,小麦习惯了和爷爷合奏,从不开口唱,只在心里默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古琴只有七弦,奏出的音乐却苍茫大气。小麦十几岁才开始学古琴,一开始是爷爷找到年轻时的旧箫,随口吹了一段,后来看到琴箫合奏的表演,小麦萌生学琴的冲动,没想到坚持到现在,只是爷爷去世后他就再没弹过了。 他也不知道今天为什么突然想弹琴,心中畅快,就当陪着奶奶一起高兴。她们两人一见如故,他也完成了一桩心愿。 但他还是不明白,奶奶明明是第一次见蒲芝荷,怎么就已经很熟悉她了一样,居然直接邀请她住到家里来,而芝荷姐也那么爽快地答应了——他当时都没把握蒲芝荷会同意。 看来自己这着险棋是对的,皆大欢喜。 窗外的树被吹得扑簌簌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