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月圆_第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节 (第3/4页)

年一样绑在床边。老前辈劝杭柳梅这样危险,孩子现在会爬了,绕来绕去要是把自己脖子缠住就麻烦了。但她们当年也是这么做的。谁家有闲人,就帮忙时不时看一眼,要是没有,就全靠做父母的悬着一颗心,赌上运气,就这么无奈地养大了这些小人儿。

    终于还是发生了一件事,让杭柳梅和老姜下定决心把孩子暂时送走。

    他们的儿子和当年的莺莺一样,爬来爬去掉下了床,所幸没有摔伤,反而爬得更欢,自己一个人出了小院。恰逢同事不舒服回来休息,撞见这孩子往树林里爬,抱起他就去找老姜。附近有不少野狗野猫,要是中午没人,孩子就这么丢了或者伤到,他们俩这辈子都过不去这件事。

    杭柳梅和老姜胆战心惊,于是商量好把孩子送到老姜的河南老家去。一样的农家小院,而且那边人多热闹,哥哥姐姐的孩子也大了,帮手和玩伴都多。

    他们请了假,带着儿子坐上回乡的火车。杭柳梅说不上来自己是什么心情,孩子现在已经会踉踉跄跄地走路了,正扶着往上爬,想凑到窗边看风景。杭柳梅把他搂到怀里:“妈妈抱着你看,别捣乱。”

    他不听话,在她怀里扭着身子要下地,杭柳梅把他放下,他又要自己去爬窗户。她就给他让出位置,由着他把小脸贴到车窗上。

    大人觉得这趟车开得太快,小孩却觉得开得太慢。就要到站的那天,这辆车厢和外面的风景对他来说已经不新鲜了。但他适应得很快,似乎已经接受在火车上生活,终于可以乖乖地坐在杭柳梅腿上,让杭柳梅抱着他,给他指着外面的农田讲故事。

    下了火车再坐公交,然后搭便车,回到老姜长大的小院。他十五岁出去念书,长年不在家,上次回来还是带着新媳妇拜祖坟。杭柳梅的公婆姑伯都等着他们开饭,给两人做烩菜揪面片。

    老姜吃得唏哩呼噜,杭柳梅没胃口,边吃边给儿子喂面糊。婆婆端着碗看了她一会开口说:“小梅是不是生完孩子月子没坐好,头发不如上次来看着好了。没关系,我一会去给你换点芝麻,你们走的时候带上,补一补就好了。”

    “当时忙得跟什么似的,也没顾上。”杭柳梅挤出一个笑容,低头刮着碗边。

    大家看她现在还略有些精神搭话,就顺着这句聊起来。二姐在旁边说:“还是城里的女人好,你看这生完和没生似的,哪像我腰粗屁股大,从背后看就像个杀猪的。小梅你真得好好吃饭。把孩子放我们这你就放心吧,知道你们舍不得, 有苗不愁长, 娃不知不觉就大了,到时候再接走也是一样的。”

    说完她就要抱走孩子,好让杭柳梅专心吃饭。杭柳梅没反应过来,抬起胳膊拦了一下,明白她的用意之后,又收回手重新端起碗。

    二姐颠着孩子在饭桌边绕圈:“看这小子瘦的,你爹你妈把你留在这玩泥巴喽,回头你成个大胖小子,让他们认都认不出来。”

    杭柳梅闻言,抿着嘴,眼泪一颗颗落到碗里。老姜看她这样,给家人使眼色,让大家装没看到。他站起身抹了一把嘴就把孩子抱过来,让儿子在自己脖子上骑大马,孩子被逗得咯咯笑,杭柳梅这才食不知味地吃完了饭。

    晚上孩子已经睡了,两人就着煤油灯点毛票。

    “要不,再给妈多留点吧?”老姜把他们带来的钱分成两份,一份给母亲,一份给二姐,这两人将来是带孩子的主力。

    “妈年纪大了,有的时候不知道该给孩子吃什么用什么,老人过得也节省,还是再给二姐点吧,让她多留点心。”杭柳梅东一张西一张地分着,像是把自己的心也切成了片,东丢一片西丢一片。

    老姜拿着钱先给母亲,她收下一半还给他一半:“不要不要,咱们这吃自己穿自己的,哪用得上这么多,你和小梅回去路上还是得带点,你拿走。”

    “我们还有,这也不是只给带孩子用的,还有给你和我爸的,你俩平时也别太克扣自己,家里的东西该换的就换。咱家的案板都快裂成两半了,买个新的吧。”

    盯着母亲收下钱,老姜又去见二姐。二姐家就在对门,看老姜半夜过来,她还有点吃惊,坐在床上继续纳鞋底:“咋了又?不会没憋着好屁吧?”

    老姜把钱一拿出来,她就“哎呀”一声,把鞋底扔到一边,从床上跳下来,站在老姜跟前说:“你们两口子真是,心真重,这么大点孩子能花什么钱?还跟我们这么客气?你说你们俩真是的!快快快拿回去,你跟你媳妇说,咱们虽然都是农民,但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