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8章 (第1/2页)
这是白木来到家里后,温河迟第一次喊了“弟弟”这个称呼。 温启华意味深长地看了儿子一眼,视线又落到一言不发的beta身上。 温河迟根本没有事先和白木商量过,白木还在吃饭,听到这话嘴里的菜都不嚼了,疑惑又茫然。 “不用。”白木说:“我没有……” 温河迟打断他,声音很温和,却不是在请求他的意见:“父亲,您觉得怎么样呢?” 后来白木才明白,温河迟此人遵循着一套非常严格的alpha秩序,就像他不会在这个家庭忤逆父亲一样,他也不会在乎一个寄人篱下的beta的意见。 一切只由他喜好。 总之,那一天过后,温河迟每日到钢琴房上课时,多带上了一个小孩。 -------------------- 第36章 白杨树或是白榆树 温河迟十二岁这年发生了两件事,一是他父亲正式卸去了在军研处的职务,转去做医疗机构的合伙人;二是他正式进入军研处,成为一名应训生。 像温家这种家庭背景,早就在温河迟小时候便已经规划好未来的人生经历。 进入军研处,服役满十年,温河迟二十二岁时便可以拿到荣誉alpha的称号,然后靠这个履历,可以继续向上申请评级。 前一件事对白木影响不大,温启华和他联系并不多,但温河迟成为应训生,也要白木收拾东西跟着。 好像那个。白木想了想,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词:太子伴读。 应训生分为两个体系,一个只面向适龄alpha,要通过笔试和面试,最好要有优质腺体相关的认定证明。他们大多是家庭背景优越的孩子,有专门的培养方案,趾高气扬,胜负心强,从不正眼看人。 另一个便是面向beta,大多数是无处可去的小孩,食宿全免。报名时会做一次筛选,之后经历普适性的训练和考察,成年后有两条去路,一是加入alpha是队伍,协助执行任务;二是去基层服务二十五年。 如果温启华没有带走他,白木也会是其中的一员。 他从基础的训练做起,有时候问卿言会在楼上看见他,然后趁休息时下来给他拿点水,总觉得白木还是个孩子,想起他的父母,想起凌河的冬天,想起那时白木冰凉的手掌,常常忍不住叹气。 她和白木讲话,笑起来依旧非常柔和,让人想到拂面春风,白木在她的目光中感到放松。 然后面前的女士忽然一侧身,捂着嘴咳了起来。 白木忙上去拍拍她的背:“阿姨?” 问卿言笑了笑:“没事,老毛病了。” 白木拧着眉,很担忧地看她,再三嘱咐:“天气转凉,要多添衣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