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6  (第2/2页)
,更是一脸羡慕。    一问,这闺女果然没去上学。    虽说,解放前女娃上学的少,可如今解放了,连她们这些大人都去“扫盲”了,    这闺女咋没去上学?    她悄悄问了问俊霞:“想不想去学堂里念书?”    俊霞笑着说道:“姑,咱家里忙,得做家务看铺子,还得帮娘照顾弟弟妹妹……    闲时,爹抽空教了几个字,说日后能看懂账本,会算账就成……”    徐甜甜觉得有点可惜。    这个年龄的女娃娃,上学与否,将来的命运可大有不同。这事得跟启宽大哥说    说,得让这闺女去上学。    只是这话该如何开口?    得好好想想。    *    夜深了,烛台上的两只红烛还燃着,冒着黑乎乎的油烟。    案上的豆油灯,也晃晃地亮着。    徐甜甜困得眼都睁不开了,不停地打着哈欠。    冬娃和俊兰,还有启康和俊生都蜷在在榻上睡着了,只有俊霞还在强撑着,像    个小大人一样。    爹和大哥围着炉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婶子和大嫂,还有凤芝都仰着脸,打着盹儿,似睡非睡。    在迷迷糊糊中,一家人终于熬到了天亮。    村里赶头炮的,“噼里啪啦”地燃起了鞭炮。    几个孩子也醒了。    从榻上一骨碌地爬起来,跟着启康跑到外面去放响炮。    徐甜甜进了灶屋,系上了围裙。    她麻利地生了火。    架上大锅开始烧水,准备下饺子。    这是新年的头一顿饭,一定要吃得饱饱的。    吃饱穿暖,也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平平安安。    *    在爆竹声中,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了饺子。    章存林放下碗,就带着儿孙们进了祠堂。    祭拜了祖先之后,就开始走家串户拜起年来。    徐甜甜他们几个,也跟着爹和婶子去了西边院里。    一个一个跪在毡垫上,给长辈们磕头行礼。小娃娃们磕了头,都得了一个红    包,里面包着一枚铜板。    冬娃一下子得了几个,高兴得屁颠屁颠的。    见人就磕头,弄得她也哭笑不得。    这小小年纪,咋就财迷起来了?    这么爱钱,以后可咋办?    在村里走了一圈,徐甜甜就带着冬娃回了院子。    大年初一,讲究颇多。    什么不兴动刀,也不兴摸针线活儿,反正啥都不能干,她也乐得清闲。    于是,就歪在床上,想好好睡一觉。    可头昏沉沉的,心却静不下来。    这一年来所发生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    其中也不乏难事,可她还是撑了下来。    搬到镇上之后,虽然还是吃杂面饼子,可偶尔也能吃顿白面了。    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可如今的太平日子,和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分不开。    想着那场正在进行的战争,心里微微一沉。    此时此刻,二哥是不是又上了前线?二嫂是不是还在后方医院里值班?    还有叶先生,是不是在写战地报道?    一想到叶先生,心里就有些纳闷。    叶先生回城后,不是和那位女学生成亲了吗?    怎么舍得参军入伍?    上次来信,叶先生只说了近况,却只字未提结婚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