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8  (第1/2页)
    去。    文逸挥着一杆红缨枪,挑开帐帘闯了进来。    荆长宁含笑望了过去。    文逸面色沉静,全然没有以往的那种轻佻。    她将长枪重重在地面上一杵。    “这场仗,算本公子一个!”    荆长宁抬了抬眉:“想明白了?”    文逸咧唇,笑得坚定。    “既然这场仗是他挑起来的,便与我脱不了干系,如此,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迎面而上,我倒想看看,他究竟想怎么对付我!”    红缨被气流扬动,飒爽地震了震。    “好。”荆长宁点头,“算你一个。”    一日的时间很快。    埋在风里的黄土,迎着马蹄声,溅起干燥的触感。    一道饱经沧桑的城墙,伫立于黄土之上。    四十万大军,披坚执锐,放眼望去,一片铠甲成皑皑之势,从远处的地平线上,若流水般一层一层地推近。    关渡城头。    何桅的呼吸沉重起来,手攀附在剑柄之上,渐渐收紧。    云国的大将军是萧嵘,而萧嵘虽然并不是常年在军中,但他治军极严,八年前初至云国军队之中,用了一年时间,便将整个云国的军队一番大改,政令通行,风貌大改。    “丹军为何如此畏惧云军?”    何桅耳边传来荆长宁的问句。    荆长宁疑惑地望着守城的将士,云军未及,人心已退。    不仅仅是人数上的劣势,更像是一种积威。    积威者,日久畏惧而生出的情不自禁的退却之意。    “因为六年前,丹军在云军面前,狠狠地输过一次。”何桅目光有些悲怆颜色。    六年前,萧嵘挥兵南下,挡者辟易。    “那一次,云国的军队就像疯了一般,或者说,萧嵘就像疯了一般。”    “他兵行奇诡,招招致险,就像在最锋利的刀山之上疾行。”    “只短短两日,他夺下了丹国五座城池。”    “在丹国三军的心头,始终对着云国的军队有着阴影。”    何桅转头望向荆长宁。    “皆是当年那场战争留下的。”    荆长宁目光复杂。    六年前,五座城池。    八年前萧嵘孤身离开九雨峰。    一年时间用一场场胜利奠定了大将军的位置,再一年,沉心打磨云国三军。    一朝挥师,两日连破五城。    可是……那若刀尖疾行的一场战役,背后又是怎样的人心?    荆长宁沉默一笑,眉眼间,落寞一抹苦涩的温柔。    便是那场战役之后,他开口向云王求下登月谷的吧。    如今,真不知该如何感慨命运。    ☆、第172章 任性不任性    萧嵘细细地劈着竹篾,整个人安静地像是不存在一般。    仿佛两军对垒,全然与他无关。    要知晓,一边是荆长宁,另一边是云国。    荆长宁输不得,云国,以四十万大军,两倍于丹国的军队掀起攻伐,亦输不得。    这是两难之局。    周海静静地望着萧嵘,眉眼之中满是优思。    这场战役是云王亲下的命令,公子襄苦求几日,却连丝毫转圜余地都没有。    而嵘公若想帮那楚国公主,必然要先取得兵权。    可是之后呢?    他若胜,势必丹国会惨败,也就意味着荆长宁会惨败。他若输,以二倍大军输于丹国,如此大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