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2  (第1/2页)
    俭在义卖会上答应士族与商贾们,为他们建造的功德碑。    名字自然也是李俭特意安排的,按照捐献资金从高到低往下排列。    有些出钱不多的,因为这一页记不下了,便记载到石碑背面。哪怕是顾瑾也能从上头找到自己的名字。    众人很快便至目的地,那是官道上三州的交界点,今日的任务便是要将这块石碑竖上去。    命士兵挖出大坑,顾瑾在旁瞧着这石碑上头凿出来的名字,微微有些恍惚。    好像还在昨日,他才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但这段时间在江陵的所见所闻又历历在目,叫顾瑾生出些许感叹之意。    他这几个月见了太多辛劳的百姓,也处理了不少捣乱的三教九流。瞧着这块石碑上的名字,心中忽然升起了一点愧疚。    他也不知这愧疚从何而来,或许是在愧疚自己以前自己的眼高于顶,想当然的认为大雍盛世,不知天底下竟有这么多的人挣扎在温饱之下。    近来看得多了,心底震撼,便有些想……    坑已经挖好了,顾瑾还没有动静,一旁的官吏见状小心道:“顾大人,吉时将至,可传人立碑?”    顾瑾回过神来。他看着石碑,目光悠远,像是在透过石碑看什么人一般,不由微微一笑:“请。”    于是众人拖着上头的绳子,将石碑拖到大坑之处,而后用绳索拖着竖起,埋入泥土。    吉时已至。    这一刻,所有跟随在后头的江陵百姓齐齐跪地伏拜,高呼“陛下圣明”!    ……    一切正如李俭推断的一般,各方面发展正朝好的方面前进,在下完第一场春雪后,朝廷收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他们的盐田,出盐了!    去年十一月末,李俭与二公九卿成功用两个水盆做出食盐的结晶实验,便派人前往江陵以南的沿海之地建造盐田,尝试海边晒盐之法。按照时间来算,盐田于年前建造完毕,一月开始试验晒盐。    直至前不久,盐官门忽然发现,最里头的结晶盐田里覆了一层白花花的晶体。    ——是出盐了!    白花花的盐!!    就那样毫无防备地摊在地上,无声无息地诱惑着他们。有匠人表情梦幻地上前抓了把塞进嘴里,马上就被咸涩的喷了出来,用了好些水漱口才好!    又有人小心试了,无论色、形、味,这盐的味道与煮出来的毫无异样,完全可以食用!    匠人们欢呼雀跃了许久,才想起将盐铲起来,装入罐中。这一片盐田只是试验处,规模不大仅有二十亩田,然而只铲了一亩田晒出的盐,便足足有五百公斤!    按照一户六口农家平均每月用盐两公斤来算,这二十亩田一个月的产量,居然就够六千户六口农家嚼用了!    而这,仅仅需要匠人们在不能耕种的海边建造盐田,而后管着卤水便可,根本不需要砍柴烧煮!    整个朝廷都被这个惊天好消息砸蒙了。    也在这时,其余的试验田都陆续传来了出盐的好消息。且越靠近南方炎热地区,这盐的产量便是越高,最南边的那几块甚至因为天气热,海水蒸发时间快,亩产翻倍!    二公九卿听闻这个消息,热泪盈眶,语无伦次抓着李俭道:“天佑我大雍,天佑我大雍啊陛下!”    “自您登基,天降诸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