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  (第1/2页)
    说完,墨斗就后悔了,好端端,干嘛因为自己听着不舒服就要给人改名?但出乎意料的是,小孩没什么抗拒心理,点点头就答应了,让墨斗心里好受很多。    墨斗继续问下去:“另外四个人你认识吗?”    伞点点头:“认……认识,都是一个村的……”    “那便好,”墨斗点头,这样就方便很多了,“你想学字吗?”    伞猛地抬头,识字?    这年头,都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学字的。    墨斗有点纠结,难道他不愿意,只能试探地问:“晚上我教你学识字、写字,你教其余四人可好。”    伞咬了咬嘴唇,决心答应:“好。”    墨斗点头,这样就好:“很好,你先下去吧,待你学会字,我再教你做其他事。”    得到确认,伞激动地学着牛叔的姿势:“诺。”    他要赶紧把这些消息告诉他的伙伴。    墨斗矜持地看着伞走出去,然后迅速毫无形象地趴到地上。    正坐久了,腿好麻……又要教小孩……心也好累,绝望……    。……    古代抽丝织绸一般用的是上等蚕茧,而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是用漂絮法制取丝绵。在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可以说,这就是最原始的造纸术。    在东汉元兴元年105年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加工,这种纸大大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被称为蔡侯纸。(注1)    以上,都是墨斗从百度里面总结出来的,而现在墨斗所要做的就是还原出蔡侯纸。    清晨带着五个小孩一起做纸,上午下午陪着嬴政,晚上则是教伞学认字。    日子就这么晃晃悠悠地过着。    那些麻布树皮什么的都挫捣地差不多了,接下来应该是炒,为此,墨斗献出了仅有的一口铁锅,以后又要陷入到每天喝粥的境地……    “斗这是在做何事?”    此刻墨斗正在在竹简上记录各种数据,他将原料分成了好几个组,每一组烘炒的时间、兑入的水量都不一样,墨斗要做出最精良的配方。    中国一直以来就讲究经验、熟能生巧,确实这样是能创造出很多的奇迹,但与此同时,却丢失了科研和求知精神。    墨斗觉得,既然都被人打上了墨家的标签了,那索性就一路走到黑,墨家因为自身‘兼爱非攻’的理想信念,在纷扰的战国时代中逐渐地销声匿迹,再加上秦国地处偏远,暂时也不会有墨家的人找上门来。    他就干脆趁着这个时间,把后世的试验方法加到墨家的学说中去。    不过前提是,墨斗要有足够的名声和地位来宣扬这种做法,并且自己也是要始终以这种方式来发明器具。    所以,就算是墨斗知道各种配方,他也要一步一步试出来,就像是爱迪生实验灯泡一样。    不过,当前墨斗所要面对的问题是,为什么嬴政会出现在他这里?    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