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一章 辽东战役拉开帷幕 (第2/3页)
问道:“在与建虏决战时,朝鲜会出兵相助?” 郭大靖比较笃定地说道:“应该会的,哪怕是不公开的出兵,一万多人马还是能够指望的。” 何可纲算了一下,大决战所需要的兵力已经差不了多少,难怪人家已经不是那么迫切地需要辽镇。 当然,他也可以预测,宁远的人马如果不出力,平辽之后掐断粮饷,就只有投降一途可走了。 主动归附,听从号令,与战后热脸贴凉屁股,待遇将是天差地别。何可纲深知,就凭就两万来人,想与东江军抗衡,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书信上怎么说,才能让祖大寿等人醒悟过来,别呆在宁远坐吃等死,这也是给自己,给辽镇官兵一个新生的机会。 何可纲与郭大靖说着话,但心绪已经飘飞,有些心不在焉了。 ……………… 镇江堡。 站在城墙瞭望周边,已经是银装素裹,全是雪白的颜色。 只有城墙外的四五百米之内,才能看到支棱斜叉的拒马尖桩,以及露出些许泥土颜色的壕沟胸墙。 一辆辆雪橇从江边方向驶来,载运着各种物资,通过城门,进入城内。 “四千人,坚守三个月,应无问题。”王战翻看着运来的物资清单,向冯西建汇报道:“趁着海水还未封冻,这可能是最后一批运来的物资了。” 冯西建点了点头,说道:“终于赶在入海口结冰前,完成了物资储备,可以向郭帅报告这个好消息了。” 鸭绿江入海口有数月的封冻期,船只水运就要中断。尽管可以从朝鲜跨过鸭绿江进行转运,但到底是很麻烦。 所以,提前储备完各种物资,特战营也具备了在辽东坚持下去的基本条件。 也就是说,他们还是要执行原来的计划,而不是撤回皮岛,避开建虏的锋芒。 不仅如此,特战营已经扩充到了八千人,再加上直接参与作战的朝鲜义兵,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两千。 这也是郭大靖同意特战营在辽东与建虏缠斗的主要原因,不要另外增兵,只要在秀岩地区增加军队,伺机威胁建虏侧翼就可以了。 “林将军那边的情况如何?”冯西建转向金重国,开口询问道。 金重国回答道:“已经调了人马回到义州加强防御,共有一万两千兵力,由崔将军主持指挥。” 林庆业已经是一道主官,义州的军政事务都交给了崔孝一。一来是放心,二来是职责所在,并不急于赶来义州。 四千直接加入东江军作战的朝鲜兵,一万两千在义州的防卫力量,再加三千林庆业留在身边的精锐,这已经是几年来他和崔孝一竭尽全力发展起来的军事力量。 不到两万,却是朝鲜最能打,武器装备最好的军队。 其中的骨干,前身是抗击建虏的朝鲜义兵,之后又在东江军经历过锻炼,掌握了新的战术打法的,富有作战经验的官兵。 这样算下来,在镇江、宽甸,以及一江之隔的义州地区,能够直接抵挡建虏的人马,已经达到了两万四千多。 而这还不是能够参战的全部人马,郭大靖已经向皮岛调了两营六千火枪兵,作为后备兵力,可以从朝鲜铁山登陆,驰援义州。 如果再加上秀岩地区呼应的东江军,能够加入辽东作战的总兵力,差不多达到了四万多。 冯西建在心中仔细估算,微笑着说道:“建虏能够用于辽东作战的人马,最多也不会超过三万。从兵力对比上看,应该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 兵力相当,但却是一攻一守,东江军还具有压倒性的火力优势,战斗还未打响,胜利的把握已经很大。 “势均力敌就太高看建虏了。”金重国信心满满地说道:“末将以为,建虏就是来找揍的,不打到满地找牙,总觉得还有以少胜多的实力。可惜,现在已经不是数年前的状况。” 作为朝鲜人,金重国深以丁卯胡乱为耻、为恨。数年的时间过去,他和很多朝鲜人也未忘记仇恨,时刻准备着报仇。 而数年的时间过去,建虏已显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