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六章 渐变 (第1/2页)
一晃就到了铁城历六年六月。 西军接受整编都有三个月了。 军中的变化堪称翻天覆地,更好的甲胄,更好的苗刀,逐步淘汰的复合弩,新增的火炮,汽车、吉普车。 就连军装、饷银、伙食都有所提高。 百姓的反应,反而是最迟钝的。 他们只对自家田地里收成,家里的吃喝冷暖感兴趣。 至于谁当皇帝,平头百姓几乎不关心。 新皇登基,又不会对赋税减免半分,大伙儿关心有个卵用? 即便文官系统反应慢一些,但也有利好消息影响道普通百姓。 比如,铁城系取消了徭役,所有税赋都折合到田亩之中。 百姓可以直接用粮食缴税,不需要再换成银钱。 最明显的,就是督察部门一改大周旧例。 路、府、县都有专门的督察局、科、所等对应部门,直接对铁城民政部督查司负责。 其他各级官员都要接受监督,不得干预督察独立之责。 同时,情报司也扩大了,分为外务、内务调查局。 内务调查局各级部门对军、政系统同样负有监督作用。 简单的说,你就算手眼通天,逃得了督察部门,也未必躲得过更隐秘的内务调查局。 地方捕快、衙役裁汰老弱,改成监察、税警、消防三个部门。 淘汰的武器也留下部分装备这些人。 铁城的督察部门、内务调查局既然介入了。 抓一批,杀一批,再罢免一批。 各地官员老实了。 随时有强悍的铁锋军撑腰,即便你有些地方背景或者士绅关系,只要犯了错,就没有蹦跶的机会。 铁城系不承认士绅阶层的特权,有多少田地缴纳多少税。 想让百姓挂靠吃红利的时代过去了。 你家的买卖,年交易额过了三十两银子,照样得交商税。 一开始,还有不少人反对。 等镇压了一批贪官污吏和地痞恶霸之后,所有人都规矩了。 即便他们找到折、杨、鲁三位老帅门前,人家也避而不见。 据小道消息说,鲁志昌的某个侄子都因为逃税,欺男霸女被砍了头。 更何况其他人? 铁城系已经有了不错的人才储备,没了地主士绅的支持,照样能治理天下。 政务学院走出的人才,可比读了十几年书的举人、秀才懂得多。 西军前些年学着铁城系,把因伤退役的官兵分到乡、镇、村去做基层官吏,效果很不错。 铁城系接收后,经过两个月的考察,合格的一律承认。 每年还能收到铁城和老西军的双重伤残补贴。 四大家族陆续变卖旧式兵甲,给自己稍稍留点,都能吃几辈子。 他们响应沈麟的号召,旗下的店铺对盐铁的经营维持三到五成利。 所以,百姓一下子察觉到了。 铁器价格大降。 白霜一般的雪花盐,居然才买二十文一斤,比以往的粗盐都便宜。 盐、铁价格一降,老百姓手里的余钱就富裕了些。 其他的,如粮食,肉食,布匹等日用零杂的生意空前繁荣了。 主要还是五十万西军官兵,口袋里的月饷更多了。 铁城银庄在三个月里开遍了陕西路的每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