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二十九章 提前布置 (第2/2页)
?穷啊!” “我们公平交易,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他们还是很淳朴的。” 远处一个干巴巴地老头笑眯眯地跑过来,他居然穿着部队才有的黄胶鞋。 “哎哎,陈团长,你们种的那个橡胶树,出苗了。” 陈建林介绍道。 “老吴,这就是榆林一带的黎族头领农养大叔。” “大叔,他是副团长吴志林,后半年,这边就交给他了。” “你们打交道的时候,多着呢!” 吴志林赶紧伸出手去。 农养带着他的上千族人从一开始的防范,畏惧到现在的合作,甚至跑基地来打短工。 他也知道,握手是这帮汉人的新礼节。 寒暄几句,几人到了营外新开垦的百多亩田地里。 军港常驻五百官兵,不图种粮食,一些蔬菜总得自备,方便来往舰船的补给。 黎族倒是种水稻,一年三季,产量还不低。 农养之所以很快跟陈建明打成一片,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大米可以卖出去了。 琼州过去是流放之地,附近没有港口,过往商船谁敢轻易靠岸? 南方温度高,一个来月,橡胶苗就破土两寸了,分出了三片碧绿的叶子。 农养自顾自地点上竹筒旱烟,蹲在田埂上吧嗒吧嗒的抽。 “陈团长,这个橡胶苗子,只能咱们这边种?” 陈建明笑道。 “大都督说了,广南也可以。” “但那边,不是跟辽鞑子干仗么?” “只有你们琼州,孤悬海外,没太多的干扰。” “种这玩意,至少要六七年才能割胶,普通农家可等不起。” “只能让我们先在基地,和附近几个无人的小岛上试一试。” 农养咂咂嘴。 “好几亩地的苗子呢!” “哪有那么多岛子种的下?” “老头我就是想问,这玩意,将来赚钱不?” “如果可以,咱们黎人可以帮你们种啊,这琼州多少山林闲着呢!” 其实,铁锋海军每年去美洲两趟,拉回来的橡胶足够使用。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光是采割野生橡胶,将来很麻烦。 还是搞自己的种植园划算。 谁知道六七年之后,铁城系的需求量有多大? 橡胶湾未必供应得起。 大面积在琼州种植,驻军和自己派人都是不合适的。 沈麟用的是钓鱼之法,先勾起当地几十万黎族人的兴趣再说。 一旦见到效益,他们肯定愿意搞橡胶种植。 毕竟这玩意,说不上费事。 陈建明诚恳地笑道。 “这种橡胶树,六到八年就可以割胶,将来,一百棵树一年的产量,我们会以二两银子的价格回收。” “割胶很简单,一家四五口人,就足以照料千多棵橡胶树了。” 啥玩意? 这么值钱? 岂不是,以后每家年收入都在二十两银子以上? 族里的稻米卖不上太高的价钱,一年的收成十两银子都没有呢! 农养很是心动,但他也不笨,赶紧问道。 “可前面几年咋整?” “总不能眼巴巴等着吧?” 陈长林笑道。 “如果有人愿意种,每一千棵成活的橡胶树,我们每年给十两银子的种植费,直到树木产胶为止。”鹿鸣野的一品寒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