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8节 (第3/3页)
,你不用担心这种事情。” 朱高煦培养的,可不是只知道读书的人,要不然他完全可以将每年毕业的二三十万小学学子照单全收。 二三十万人选出一千七百多人,这群人基本都是百里挑一的存在。 培养他们之后,再从中挑选出更聪明的人。 这群人,不管是走入官场还是走入太学,都会比一般的学子要聪明许多,而朱高煦现在也只需要聪明人。 数量的问题已经解决,现在他就得解决质量的问题了。 治理一个大明朝,如何推行新政,如何抑制江南官商资本苗头,这些都是他需要担心在意的事情。 “五个月过去了,南直隶整体的新政推行情况如何了?” 朱高煦询问亦失哈,亦失哈也不假思索道:“简单的丈量后,当下南直隶人口数量较三十年前,增长了五百余万,现有一千五百七十一万七千余口,耕地则是八千八百二十四万六千余亩。” “人口增长五百余万,耕地七百余万吗?” 朱高煦摸摸八字胡,并不觉得人口和耕地增长的少,毕竟明初的南直隶虽然耕地八千一百余万,但大部分耕地都是粗放式管理。 除此之外,这些年朝廷没少从南直隶迁徙出去人口,这个增长速度也不算夸张。 “这么看来,江东六府占据南直隶六成人口,这还真是……” 朱高煦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沉吟过后摇摇头:“想想办法,从江东六府迁徙些人口出去。” “现在办吗?”亦失哈询问,但朱高煦却摇头道: “再等等,等郑和他们返航,带回足够多的金鸡纳树皮再说。” 上次王任派人送回的金鸡纳树皮,除了部分留作研究,其余的都被朱高煦送给了沐春他们,带往了西南。 平广西土司少不了这玩意,自从装备火绳枪和加农炮以来,明军每年死伤人数依旧有数千上万人之多,并且七成以上都在南方。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死伤,主要原因还是南洋和西南的瘴气。 平贵州还好,但平广西和云南、交趾、南洋等地,没有金鸡纳树皮,战线着实难以推进。 即便想要放火焚毁那些产生瘴气的树林,也需要多点放火,极易染上瘴气。 所以只有储备了足够数量的金鸡纳树皮,明军才有继续向南开拓的本钱,不然就会像朱祁镇三征麓川一样,正面战场没死多少人,气候环境弄死了数万民夫和兵马。 “笃笃!” “进!” 忽的,马车车门被人敲响。 随着朱高煦的回应,车门被拉开,胡纶出现在了马车内。 他跪坐作揖,随后将怀中的一份塘报拿出递给了朱高煦。 “殿下,广西那边传来消息,解缙这厮果然忍不了寂寞,告了半个月假后,又以进京上疏的名义,离开了桂林府,现在正在往京城而来。” “呵……”朱高煦听到后忍不住笑出声,摇了摇头后询问道:“他大概多久能到南京?” “以他现在游山玩水的脚程,估计要到正旦前几天才能抵达南京。” “届时不出意外的话,陛下也差不多南下抵达南京了。” 胡纶解释一遍,朱高煦闻言将那塘报递给胡纶,吩咐道: “继续监视记录他的一举一动,同时让人想办法在纪纲那边煽风点火,这件事情让他们去做,你别去做。” “是!”胡纶应下,随后见朱高煦没什么吩咐,这才起身走出马车,翻身上马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