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7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1节 (第2/3页)

姓富裕的,双方差距反而会不断拉大。

    北方想从农业赚钱,只能搞大农场,但大明并没有那么多大农场给北方百姓,所以他们只剩下了打工这一条路。

    事实证明,这条路确实不错,至少在过去十六年时间里,北方的工人数量从洪武年间的十二万骤增至如今的四十四万,比南方多出近十万人。

    四十四万北方工人,他们身后是数百万人,让他们富起来,就等于让他们身后的人富起来。

    只是这还不足以让朱高煦高兴,且不说整个北方如今有多少百姓,单说沿边近沙漠隔壁的百姓,那数量便不少于百万,而他们之中能获得工作的人并不多。

    大明当下生产力还没提升,交通也不算发达,不然朱高煦倒是真想雇佣这些百姓植树造林。

    “西北缺物资,东南缺银钱,唯有东北与西南和中原腹地还算均匀。”

    “这天下百姓想要过上好日子,还得我们持之以恒的继续发展才行。”

    留下一句评论,朱高煦便抖动马缰,跟上了消失的朱棣等人脚步。

    一行人狩猎至黄昏才返回营地,讨论着白日的围猎。这其中,表现最好的自然是朱棣与朱高煦,其次便是朱高燧、朱瞻基,最后是朱瞻壑。

    至于朱瞻坺则是年纪太小,只有七岁的他,今日在朱高炽走后不久也跟着返回营地了。

    今日的猎物被随军的御厨烹制,队伍之中捡来了许多枯枝,丢入几种驱虫的草药后,朱棣他们便纷纷脱了甲胄,在大帐面前吃喝了起来。

    黑熊的熊掌,以及黄羊、野鸡、水鸟等野味和许多野菜被端上桌。

    朱棣把朱高煦叫到身旁入座,对着篝火旁的朱瞻基与朱瞻壑说道:

    “这俩小子还是不错的,今日围猎,指挥手下有一套,虽然不能说将兵数万,但日后领兵万余还是不成问题的。”

    朱棣如此说着,朱高煦却轻笑道:“以国朝当下的实力,万余兵马,只要补给充沛,足够捣灭胡廷,南下灭国了。”

    朱高煦这话倒不是开玩笑,在历史上南洋各国正常发展一百多年后,依旧被装备火绳枪的数千欧洲各国殖民队伍打得抱头鼠窜,期间虽然也有国家能够反抗,但大部分都被直接统治。

    等他们好不容易装备火绳枪,欧洲人又开始使用燧发枪,一个个小国被灭,唯有中南半岛那几个国家因为国力雄厚而多撑了几百年,可结果依旧被欧洲殖民。

    当下装备燧发枪的一万明军,确实可以捣灭漠北任意一部,甚至南下灭亡暹罗、甘孛智、占城等国家。

    这些国家都是大明朝的藩属国,对于他们,朱高煦还是抱着贪多嚼不烂的心理,采取着文化和商品入侵的手段。

    如此一来,日后如果大明有人口和实力吞并它们,也能方便不少。

    如果没有心思吞并,那则是可以依托这些国家防备日后南亚出现什么强国。

    如此想着,朱高煦继续低头吃饭,而时间也一点点过去。

    几日的游猎很快结束,燕山植树的工程也让朱棣、朱高炽、朱瞻壑他们意识到了植树的好处。

    时间进入八月,朱瞻壑带着沐氏南下返回南京,朱高炽他们则是继续在北京居住,因为朱高煦看出朱棣有些舍不得他们,况且朱高炽的身体似乎因为无人压制而越来越差。

    对于大侄子他没什么感觉,但对于好大哥,他还是有些不舍的。

    正因如此,他也想让朱高炽多陪陪朱棣,说不定这就是父子二人最后的见面了。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大明的东洋航道也开始不断完善,期间更是经停夏威夷群岛。

    组织东洋航道的郑峻将此地命名为檀香千户所,对当地的土人进行招抚,在岛上建设檀香港。

    此外,北洲宣慰司初具规模,其城以北洲城(旧金山)为主。

    过去两年朝廷流放了近三万人前往北洲,但抵达并活下来的只有不到两万人。

    尽管只有两万人,但这两万人却并不用自己亲自干活,因为北洲卫给他们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