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8节 (第1/3页)
“人口不断增加后,朝廷也会出现钱荒,而届时朝廷必然要发行纸币。” “大明宗藩体系下,只能有一种纸币,那就是大明通宝。” “让大明朝成为世界工厂,用商品来控制藩属国。” “这其中有许许多多问题,三言两语间我即便告诉你,你也记不下来。” “改日我手书一本书册,你拿回去翻看,也好方便你管理东洲、北洲和印度厮当。” 朱高煦只觉得有些口干,拿起桌上的茶杯便抿了一口,同时看向胡季询问道: “太上皇和太孙,自上次返回后,一直都在大明宫吗?” “回陛下,一直都在大明宫,不过近日太上皇准备等西北开春后前往西北的肃州。” 胡季回应着朱高煦的问题,同时还说道:“吏部尚书夏原吉得知此事,常上疏太上皇切勿远行,但太上皇不听,还让人把夏尚书的奏本拿来当柴火烧了。” “呵呵……”听到朱棣和夏原吉相爱相杀的事情,朱高煦忍不住笑道: “这夏原吉去烦太上皇,总比烦我比较好,这老头总是劝我善待官吏,却不想想又有几个官吏能像他这样清廉。” 评价过后,朱高煦也不免对朱瞻壑交代道:“这夏原吉着实清廉,你从内帑拨赐钱百枚赏赐他吧。” 洪熙改制后,所谓赐钱也就是纯金打造的永乐通宝,一枚重五钱,两枚一两,百枚也就是五十两黄金。 “是,儿臣稍许就让人去操办。”朱瞻壑如此说着,随后有开口道: “父亲,如今已经是洪熙十年,朝廷却还在用永乐通宝,这是否有些不太合理?” “没什么不合理的,版型定在那里,突然改了也浪费钱粮,照旧便是。” 朱高煦对铸钱没有什么执念,铸钱主要是为了让百姓有钱用,将海外资源分配给百姓,而不是满足他个人。 对于百姓来说,用永乐通宝和洪熙通宝没有什么区别。 “过去二十八年,朝廷铸币两亿六千余万贯,近年来,海外流入银铜铸币九百余万贯,而朝廷每年出生口数却朝着四百万人在靠近。” “东洲的治理你要多多上心,那里的白银和铜锭足够朝廷维持很多年。” “眼下,朝廷的货币流出海外也不少,宗藩各国大部分已经开始使用天朝货币,这会加大货币供给问题。” “我在位时尚好,若是到了你在位时供给出现问题,那适当回收宝钞,发行纸币是可以的。” “纸币的发行,必须要有锚定物,不能随意发行。” “这点,我也会写在给你的书上,不仅仅是你需要翻阅,钺儿和他的子孙也要翻阅,直到其中内容过时。” “儿臣明白。”朱瞻壑应下,总觉得自家父亲今日有些奇怪。 如果不是他知道自家父亲的身体情况,他甚至都觉得自家父亲是在交代后事。 “行了,该说的也说得差不多了,你坐下理政吧。” 朱高煦吩咐了一声朱瞻壑,同时对胡季道:“你父亲年迈致仕,让他在家中休息也好,你如今被拔擢为西厂指挥使,切记不要骄纵,不然即便是我,也只能狠心处置你了。” “臣谨记……” 胡季心里吓一跳,反应过来后连忙作揖行礼。 作揖过后,他这才开口道:“陛下,伊王和谷王的事情已经查清楚,伊王年幼遭宦官蒙蔽,谷王之事属实,已经按照陛下您的吩咐惩处二位了。” “此外,昆仑宣慰司的军功也核查属实,波斯卫那边找到了几个精通西夷语言的人,从那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