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8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48节 (第1/2页)

    “海外属国尚且贡献如此,而国朝内部的民营商帮呢?”

    “臣仔细想了想,似乎好像不超过五千两黄金,根据税率推算也不过五万两不到。”

    “这个数目,殿下不觉得奇怪吗?”

    江淮询问朱瞻壑,朱瞻壑闻言也点头道:“确实有些少,十六家商帮依靠昆仑洲宣慰司,不应该只有这么点黄金。”

    “正是!”江淮颔首,而后又道:

    “臣觉得,陛下当初之所以答应如此之果决,恐怕是明指东洲,暗指昆仑。”

    江淮提醒朱瞻壑,朱瞻壑闻言也坐不住了,起身来回渡步后才询问道:

    “依照你的说法,这次的事情是十六家商帮为主导,为的就是让朝廷停止海外宣慰司设府县?”

    “不是!”江淮摇头否决了这一可能,并解释道:

    “商人毕竟是商人,即便形成了商帮,拥有了一定武力,可相比较朝廷,他们也不比海盗难对付。”

    “若是为了阻碍朝廷,他们完全可以在昆仑宣慰司挑动事非,没有必要在苏州以乡试为题来搅动风云。”

    “臣以为,他们的目的是提高每年录入的进士位置,而这也表明他们对三杨的主政十分不满。”

    江淮将事情解析告诉了朱瞻壑,朱瞻壑闻言颔首。

    若是说江南商帮因为别的什么问题不满,朱瞻壑还会需要调查,可若是因为三杨主政而不满,那朱瞻壑反倒相信了。

    三杨之中以杨士奇为首,而杨士奇早年一直与江西的官员们在一起,没少和浙西、江东争抢资源。

    后来限制南卷后,江西占据的南卷进士席位也越来越多,江东与浙江却因为几次大案迁徙了不少有底蕴的家族而日渐甚微。

    虽说对比其它地方,江东与浙西在科举上依旧是一骑绝尘,但相较于以前来说,二者确实在走下坡路。

    加上三杨此前在颜李案中没有制止王回对江东和浙江的“破坏”,二者能对三杨有好感反倒奇怪了。

    “此事应该如何处置?”

    朱瞻壑询问江淮,江淮却摇头道:“这件事情,具体得看陛下知不知晓,但依照先前陛下的举动来看,陛下心里应该是知晓的。”

    “正因知晓,所以为了让他们胆子放大些,故此陛下才会命令殿下您监国,故意做出老迈姿态。”

    “懂了!”朱瞻壑点了点头,随后才缜密安排道:

    “这件事情,我亲自去问陛下,肯定会让他们投鼠忌器,既然如此,那便派你走一趟吧。”

    “是……”江淮语塞,他本意是想让朱瞻壑派一个得力的太监去询问皇帝,却不想朱瞻壑直接派他去了。

    相较于杨士奇等人,他又何尝不畏惧当今那位的。

    只是朱瞻壑都开口了,他也不可能拒绝,故此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件差事了。

    “速去速回。”

    朱瞻壑拍了拍江淮的肩膀,还故意说道:“如今局面,唯有你能让我信任。”

    “是……”江淮心中叹气,最后只能转身离开了偏殿,向着殿外走去。

    正殿的杨士奇等人见他离去,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不多时,江淮便走出宫城,乘坐马车前往了大明宫。

    一个时辰的时间里,他一直在想怎么与那位沟通这事,直到马车抵达大明宫,他也没有着急下车,而是整理好了思绪后才下车前往了大明门。

    不过一刻钟,通传的结果便已经传回,皇帝宣他入宫奏事。

    他在太监的带领下走向长春宫,脑中思绪稍微整理清楚,便听到了一道熟悉的嚎啕声。

    “陛下,您年事已高,北边苦寒,您不能去啊!”

    “陛下……”

    熟悉的嚎啕声让江淮愕然,待他跟着引路太监穿过长廊,果然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这……夏少师,您这是……”

    江淮看着跪在长春宫前的夏原吉,不懂这位已经致仕一个多月的老尚书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文清你来的正好,太上皇要前往漠北和吉林,你且与我劝劝太上皇和陛下。”

    夏原吉如今六十五岁,且已经致仕,仅保留太子少师等虚衔,自然可以出入宫中。

    只是他这个年纪,太上皇和皇帝去哪与他有什么关系,至于哭的那么哀伤吗?

    “夏少师,晚辈有事启奏,恐怕不能与您劝谏太上皇了。”

    江淮汗颜,只觉得今日黄历不对,自己应该休假,不该班值。

    “宣殿阁大学士江淮!”

    长春宫的太监唱礼,江淮闻言只能躬身表示歉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