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90节 (第1/2页)
能让他敢于挑衅自己的,肯定是能让朝鲜提升国力的存在。 这般想着,梶井义承忍不住眯了眯眼睛,而李珦也一步步走下台阶,带着朝鲜的使团向外走去。 “日本使团,请入殿吧!” “是……” 亦失哈开口提醒,梶井义承这才反应了过来,连忙走上台阶,跟着亦失哈的背影走入华盖殿内。 “下国日本宗室梶井义承,参见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梶井义承在国内自称亲王,但来到大明朝,他只能称呼自己为宗室,毕竟就连足利义嗣在大明朝也不过是个郡王,只是享受亲王待遇罢了。 “朕记得你,听闻是你挑起了昆仑洲的争端?” 朱高煦缓缓开口,声音威严,让梶井义承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陛下,绝对不是这样的,请陛下听下臣解释!” 梶井义承连忙解释,朱高煦见状颔首,梶井义承便将昆仑洲发生的事情改了个面目全非。 在他的解释中,双方的矛盾源于朝鲜依仗第一属国的身份多次欺辱日本,最后在边境驻兵的行为更是让日本神经紧绷,这才导致了两国的矛盾。 这番说辞很容易被推翻,只是看朱高煦想不想推翻,很显然,朱高煦并不想推翻他的说辞。 “若是如此,便是你们二国之责任,便不予追究了。” 朱高煦放过了梶井义承,为的就是让日本以为天朝是很容易糊弄的。日本这个民族,只有一步步的退让,才会换来他们的变本加厉。 这件事过后,朱高煦相信等梶井义承返回日本后,日本用不了几年就会在昆仑洲和朝鲜再打一场,不过这次的结果就很难说了。 “诚然如此,谢陛下体谅下国。” 梶井义承有些发愣,他没想到这位被世人称为英明神武的皇帝,居然会相信自己这般漏洞百出的谎言。 不过仔细想想他就明白了原因,天朝毕竟和日本还有大量的白银贸易往来,而且天朝自己都忙着开疆拓土,哪里有心思管昆仑洲的事情。 如果不是昆仑洲出现了叛军,估计郑和都不一定会去昆仑洲。 想到这里,梶井义承不由得暗骂起了十六商帮的那群家伙,尤其是钱廖。 “对了,三日后昆仑洲叛贼钱廖会在西市凌迟,你若是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朱高煦提醒梶井义承,梶井义承被这话吓的冷汗直冒,只觉得这是皇帝对自己个人的不满,连忙叩首:“下臣会去看的。” “可还有事启奏?”朱高煦询问,梶井义承闻言作揖道: “这是下国向天朝献上的贡物单,请陛下阅览。” 如此前一样,亦失哈上前接过,转递给了朱高煦。 朱高煦接过阅览,相较于朝鲜,日本的贡物要显得更丰厚些。 【金五千两、马五十匹、赤铜五万斤……搜寻海岛,寻觅捕捉倭寇三十二人,皆送天朝处置。】 “那三十二个倭寇连同叛贼,三日后一同处死吧。” 朱高煦看过贡物单后交代一句,梶井义承闻言点头,同时作揖道:“下国斗胆,此次希望天朝能赏赐一些可以备敌的货物。” “汝国实力已然不弱,何须备敌?”朱高煦毫不客气的回绝了日本的想法,见状梶井义承只能另辟蹊径: “下国并非索要火器与兵器,而是需要一些天朝铁料来制作农具。” 梶井义承口中制作农具是假,制作他们所仿造的火绳枪、洪武铁炮倒是真的。 不得不说日本人善于学习,他们知道自己冶铁技术不行,所以便想着从大明进口质地上乘的铁料,带回国内后再锻造为甲胄和火器。 朱高煦知道他们的心思,但他并没有拒绝梶井义承的想法。 什么都禁止,只会让日本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适时开放一些东西,反倒能在关键时刻反制对方。 “批五十万斤辽铁,价格你们与工部去讨论吧。” 朱高煦准许了梶井义承的奢望,这让梶井义承欣喜若狂。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几个国家能一口气拿出五十万斤上等铁料出口呢。 当然,对于大明朝来说,五十万斤辽铁也不过就是辽东官营铁厂几天的产量罢了。 如今大明朝的全年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钢三万吨,铁四十二万吨。 全世界所有国家加在一起的钢铁产量,都没有大明朝的一半多。 另外随着北方经济转型,大明朝的钢铁产量还会越来越多。 大明朝随便降价卖几百吨,就足够让一个国家的钢铁产业破产。 “下臣叩谢圣恩!” 梶井义承不断向朱高煦磕头,面对他的磕头,朱高煦也开口道:“朝廷准备在虾夷地设置北海府,以便日后控制大明洋航道。” “所以下半年若是有军舰前往,你们不必惊慌。” “是!”听到皇帝的话梶井义承并不觉得有什么。 虾夷地他知道,那里全年除了个别几个月还算温暖,其它时候足够将人冻死。 哪怕如今的日本每年都能从大明引进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