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31.旧日光阴(43)三合一 (第5/6页)
。 大人不在家有大人不在家的好处。 比如丹阳,就迅速成长了。 孩子们在家,哪怕不饿,都爱翻腾的找东西吃。再加上还有个老喊饿的朝阳。 于是,三个在家,小日子过的悠哉。 等林雨桐发现家里油瓶里的油下去的飞快的时候,这几个天天吃煎鸡蛋已经吃了有一段时间了。 鸡蛋林雨桐是单独放在柜子里锁着的。不是怕他们偷吃,主要是怕家里来的外人不小心看到了,人家要说的。外面在坛子里放着也就那么些个。天天早上有蛋羹,也没少了他们鸡蛋吃。可结果了,这才几天的工夫,三个人干掉了大半篮子鸡蛋。 四爷还笑:“能折腾的自己找吃的了,证明真的长大了。” 能为了半篮子鸡蛋训斥孩子吗? 做父母的只有心酸了。 晚上孩子们睡了,林雨桐却睡不着。跟四爷半夜起来,两人躲在书房里,用烤炉烤东西呢。小蛋糕、饼干,都做了十几斤,快天亮的时候,又蒸了一锅包子,肉包子、油包子、糖包子,就冻在外面的瓮里。想吃了在火上热热就能吃。 叫端阳吃呢,端阳只尝一个,就不再吃了。 这东西如今难得了,给弟弟妹妹留着吧,“他们长身体呢。” 可端阳也正是发育的时候,林雨桐给捡了一碗的包子,得有七八个肉包子:“都吃了!” 端阳端着碗,然后愣愣的看林雨桐。他想起之前看见桂兰婶子把城子手里的碗打掉,不叫城子在她家吃饭的事了。这一刻,他的眼泪不知道怎么的,就掉了下来。宝柱叔和桂兰婶子,是城子的亲叔叔亲婶子,可是他们是怎么对城子的?就那样的态度,可结果呢?大家还都说人家叔叔婶子好,给想办法找了工作,吃上了商品粮。那是对城子有大恩的。 那自己呢? 叔婶不是亲叔婶,自己就是一个出身不好的要饭的。可是他们待自己呢? 亲爹娘也不过如此了。 厂里不止一个人这么说过。 好些人都说:“你小子是掉到福窝窝里了。” 此刻,他端着一大碗的肉包子,那边叔还把蘸料碟子往这边推。婶子在一边叮嘱说:“该吃就吃。咱家最下面的柜子里,饼干蛋糕都有。你正长身体,别亏了嘴。” 这一刻,他脑子里什么都没有,直直的跪下,不由自主的叫了一声:“爸!妈!” 这一声叫的,把四爷和林雨桐都叫的给愣住了。 就见这孩子把碗高高举过头顶,然后额头挨着地面,砰砰砰的磕头。 朝阳蹲在地上还把头埋下去的看,起来小声说:“大哥哭了……地都湿了……” 眼泪掉在砖地上,像是在下雨。 这个样子,叫人心里怪不落忍的。 林雨桐叹了一声,四爷就说:“起来吧。出去洗脸洗手,回来吃饭。” 就这么的,算是多了个儿子。 过年的时候,听着端阳叫爸妈,家里人都心里奇怪,但谁都没问。就算是默认了。这孩子勤快,到谁家都先干活。辛甜喜欢的什么似的。过年给端阳的压岁钱也最多,“你参加工作了,也有同事要相处,那点学徒工拿的工资,够干啥的?拿着吧!” 今年大垚两口子也回来了。 两人属于不回来不行的。 回来干啥来了?送孩子来了。 进了腊月添了个孩子,如今也刚刚才满月。林百川给孩子取名叫跃进,林跃进。 当爹妈的是那种孩子叫啥名字都行的类型,回来连皮三天,把孩子给常秋云一放,就走了。当兵是这样的,命令就是命令。 常秋云怕大儿媳妇不高兴啊,就说:“回头我骂他们去。真照看不过来,我可以过去……” “妈!”辛甜倒是笑了:“他们那边的条件,到底是艰苦。孩子在那边,医疗条件这些都跟不上。他二叔和婶子走的时候,我瞧着两人是真舍不得。可不舍得有啥法子呢。怎么对孩子好,怎么来呗。能这么放回来,也是信我呢。我跟大原,一直也没生下个老二,跃进就在家养着,以后跟援朝亲。兄弟们将来,才相互有个帮衬。” 常秋云就跟林雨桐说:“我当初就是看上辛甜这一点了,她这性子,肯吃亏,对孩子心软,是个能当长嫂的。” 辛甜这嫂子,也确实是没有叫人指摘的地方。 从丹阳到骄阳,一个接着一个的,放在托儿所能放心,可不都是辛甜照看的。就是晓星家的援华和爱华,人家也照看的不错。几个孩子都可亲他们舅妈了。就是骄阳,家里有点好吃的,都想着给她舅妈送点。不是对孩子好,孩子们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